第A1版:A1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5月09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野意蕴 艺术交响

去西圃看“乡村变形记”

开栏的话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20年来,我区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促发展、一门心思抓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就。今起,本报推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 奋力干好‘一三五’”专栏,通过身边细而暖的“微故事”、精而美的“小画面”,讲述“八八战略”在奉城大地上可触可观可感的生动实践。

记者 黄嘉婷 

一条龙溪,两畔人家。春日的西圃村,清风与溪水奏成动人的交响曲。

当艺术之音融入乡野乐曲,90余天里,村道旁多了“艺术陈列”,孩子们在卷帘门上画上鲜艳的图画;村民李书生用收集的奇石开设石头艺术馆;喜欢种花的樊国娥按捺不住,在自家院子里做起“花点功夫”奶茶店,与儿媳妇一起研发桃胶奶茶……

艺术和村民的碰撞,意外地奏出了乡村强音。这个600余户1800余人的村落,通过美好乡村建设,正变得越来越美。

教授团来到同山脚下

乡村振兴有了“智囊团”

沿着锦屏街道,一路向西北,在同山脚下,有一个清幽的村落,灰瓦老墙与绿树红花相掩映,那便是西圃村。

去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小裤脚教授”丛志强团队进驻西圃村。“老龄化”“没特色”“没啥优势”“城郊村哪都一样”是不少人对农村的刻板印象,与艺术更是搭不着边。

这个村子真的没有发展潜力吗?“小裤脚教授”丛志强笑着摇了摇头,“艺术振兴乡村的关键在于人,要激发老百姓的内生动力,艺术赋能村民,村民振兴乡村。”

西圃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村庄,形成于北宋宣和年间,有近900年的建村史。一条龙溪穿村而过,陶瓷老窑遗址、弥勒大化水库、枫香古树等自然人文风光与溪流静静相望。西圃村有能量,村民却不自知。

怎么办?讲课,说起乡村振兴、艺术赋能这些高大上的词,在西圃村,即使是从一流学府远道而来的教授、大学生,学院派的做法仍旧打动不了上了年纪的村民。

2019年以来,丛志强带领团队将艺术扎根在宁波农村。探索用设计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小裤脚教授”总结出自己的办法:“村民赋能,让老百姓全程参与到艺术振兴乡村工作中。在与村民共创的过程中去引导、培养村民的主动力、创造力。”

“利用本地材料、本地手艺,结合本村文化,低成本打造。”

“与村民一起共创设计,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挖掘家庭‘小文化’、村民‘小故事’,带动村民利用家庭闲置空间发展庭院文化经济。”

……

到5月初,90余天里,“小裤脚教授”团队走遍村庄角角落落,深入访谈村民数十户,挖掘村庄能人60多位,并发起“庭院文化经济”行动,陪伴村民一起布置空间、打造品牌、研发产品,激活农村这片文化沃野。

村民邂逅艺术乡建

乡村振兴有了内生力

3月的西圃村,文艺生活前所未有的丰富,在村委会,绿色生活计“花”、妙笔生“画”、旧物生“花”等活动轮番上演……大学生与村民一同设计,砍下竹子做花盆种多肉,在废旧瓶子上绘出星辰大海、田园风光……

村民忽然发现,熟悉的西圃村,竟有着神奇自然、万千景象。“少花钱,就地取材,自己干,艺术就在身边。”丛志强的口头禅变成了村民的实际行动。

龙溪一畔,72岁的胡存国说服70岁的老伴金甩菊,开始人生的第一次创业。

砍下自己种的竹子做竹灯,废弃的麻袋洗过后变成棚顶装饰,挖来山上的蕨类植物做盆景,堆积柴火处改造成小壁炉,连胡存国都没想到,不到两周,家门口就大变样了,“这下真像一家面馆了,坐在吧台吃面,玻璃窗外就是小溪和竹林,游客都夸风景好。”

“改变农村面貌,一户户动起来,才可以一步步造起来,我要带头做。”胡存国激动地说。

最开始,“小裤脚”团队来到胡存国家里调研,说起创业时,胡存国夫妇也有疑虑。

下转第4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