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伟鑫 通讯员 印海优 水芬叶 企业搬迁,老职工不愿同去,因经济补偿金产生纠纷。日前,在区总工会的协助介入下,成功调解一起劳动纠纷。今年以来,我区通过“360”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成功调解166起劳动争议案件。近年来,针对劳动关系复杂化、争议主体多元化、法律诉求多样化导致争议处理难度不断增大的现象,我区创新构建“360”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通过建立完善“三道防线”“六项举措”和“调裁诉”闭环机制,将大量劳动争议快速解决在基层。自2020年该模式推行以来,1157起劳动纠纷在基层成功化解,涉及金额8872万元。 最近,在锦屏街道的支持下,我区一服装企业成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360”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立足企业、行业(区域)、镇(街道)“小三级”工会组织架构,建立工会调处劳动争议的“三道防线”,使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目前,我区已在1321家建会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并选树50家示范企业,通过典型引领,形成“自家事自家解”的内化效应,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在完善企业调解防线的基础上,区总工会在溪口工业集聚区、莼湖绿色田园区、西坞铸造行业等建立行业(区域)劳动争议调处工作室6个,作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延伸和补充。通过把调处平台建到职工身边、贴近企业厂区,缩短职工寻求帮助的物理距离。 西坞街道“老李调处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作为化解劳动争议纠纷的工作平台,主要为企业和职工提供协商调解、法律体检、心理疏导等服务。目前,我区已在全区覆盖建立由领衔者命名的劳动争议调处工作室,专门诊治“疑难杂症”。通过这类“名牌”调处工作室的群策群力,确保劳动争议不出“三道防线”。 此外,我区还整合各类劳动者权益保障资源,推行“时时帮、周周送、月月查、三报制、四心法、五疏导”六项举措,实现劳动关系预警、劳动争议调解、工会法律监督等程序的有效衔接。推行至今,已开展法律援助32起、普法活动153场次、法律监督147次,检查企业685家次,报告收集各类劳动关系有效信息12650条。 在建立健全“三道防线”和“六项举措”后,我区进一步打造闭环机制,构建“调解—仲裁—诉讼”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闭环模式,通过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制度融合、一窗受理,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由工会参与法院委派调解的案子402件,其中成功调解195件,劳动争议诉前化解成功率达48.5%。 “360”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更便捷、更高效、低成本的多元解纷方式,营造良好的劳资关系和就业环境,助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