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A2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6月0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卷袖之爱”为生命接力

——记2023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孙凌家庭

记者 邬怡灵 邬诚挺

通讯员 俞慧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的造血干细胞能挽救一名患者的生命,是我的幸运。”近日,全国妇联揭晓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1000户家庭获选,我区孙凌家庭光荣上榜。

一件白大褂、一身蓝警服,这是孙凌家庭的职业属性,也是这户家庭的精神信仰。

孙凌就职于区中医医院,丈夫郭震山就职于区公安分局。当“天使白”遇上“公安蓝”,医务工作者和警嫂的双重身份,意味着孙凌要比别人承担更多。

奉化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2006年6月,孙凌和郭震山积极组织并带头参加浙江省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捐献活动。2008年3月,省红十字会通知孙凌去浙江省中医院采集造血干细胞。当这一切发生时,孙凌的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是“幸运”。她说:“从我成为红十字会志愿者起,就决定为这个承诺负责到底。”

经过初配、高配、体检一系列步骤,11月10日,护士开始给孙凌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连续5天。11月13日第一次采集开始,两手臂插管后,分离机开始运转“生命种子”。就这样,11月13日和14日,孙凌分两次捐献了228毫升造血干细胞。

记者了解到,在采集造血干细胞时,血液从右臂抽出,经过分离机的离心作用,将所需要的造血干细胞分离出去,再将剩余的血液通过左手臂送回体内,如此循环往复,这对捐献者的体力和耐力是巨大的考验。“当时采集了两天,第一天4小时、第二天2小时,这期间不能动弹,说实话也是难受的。但知道能挽救一名身患白血病的年轻妈妈,一切都是值得的。”孙凌说道。

患者口中的“知心人”

“孙凌作为我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面对大量的患者,总是尽她所能提供最佳的服务。”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周耀说。孙凌的同事告诉记者,孙凌对待患者如同家人,耐心倾听患者的抱怨,是患者口中的“知心人”。

由于丈夫郭震山忙于繁重工作,无暇顾及小家,孙凌以一己柔肩担负起家庭重担,让丈夫能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工作。2021年1月10日,在第一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时,孙凌被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评为“浙江最美警嫂”。2022年,孙凌被公安部、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好警嫂”。

多年来,孙凌的父亲孙国华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累计献血45200毫升。在孙国华的影响下,全家人积极参与献血工作。“我们家的家训是正直做人,诚信做事。我也要求我的女儿、女婿和外孙女始终遵循这句话,发扬家风,尽我们所能为社会做出微小的贡献。”孙国华说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