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7月25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质量 优增量 保存量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书写耕地保护答卷

抓实“百千万”工程 提高耕地质量

走进西坞街道“万亩方”,万亩良田阡陌纵横、广袤旷野绿意盎然、甬新河碧波荡漾、村落屋舍错落有致,好一幅江南鱼米之乡的美丽画卷。在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基础上,这里还将建设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农机综合服务、粮食烘干加工、数字化管理、育秧中心、惠农服务与研学等六大中心,打造成宁波乃至全国的农事服务标杆。

2022年以来,我区通过提升耕地质量、重塑运营模式、提供就业机会,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西坞街道“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项目已惠及13个行政村、10000余户承包户以及89户种植大户。

量入为出定项目,运筹帷幄勇争先。“百千万”工程开展前,通过聘请专业团队对全区耕地进行全面调研排摸,挖掘整治潜力,做到工程应建尽建。2021年至2023年,全区计划实施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10个。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项目5个,通过市级复核并在省厅备案系统报备完成面积2.73万亩,超过同期任务数0.86万亩,超额完成约46%。其中,西坞街道泰桥、庙后周两片“万亩方”完成工程实施面积0.74万亩,整治后耕地连片面积达1.9万亩,在全省位居前列。

以科技赋能提品质,探索“藏粮于技”新模式。位于萧王庙街道、江口街道“千亩方”工程的剡水田园数字化智能农业种植基地项目的AI智能玻璃温室大棚,通过依靠各种智能设备和技术模拟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蔬果在这里一年四季都可生长,产量是传统种植方式的6到8倍。这也是我区积极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以科技赋能提升品质与产量的一个缩影。

除了剡水田园数字化智能农业种植基地,松岙镇“千亩方”工程与农业科技公司签订水稻种植技术服务协议,种植“抗氧化、不含糖、高蛋白、高产量”的功能稻米新品种;莼湖街道“千亩方”工程在省农科院的指导下,建成制种基地,引进优良品种浙粳优1578……科技赋能,稳粮增产,我区以高技术换取“百千万”工程范围内粮食的高品质,激活耕地集中连片度和质量提升的“新引擎”。

此外,我区通过推进耕地功能恢复、生态建设、田间配套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改良等工程,“百千万”工程范围内配套灌排设施及道路设施不断完善,耕地土壤肥力持续增强,土地产出量稳步提升。今年以来,已完成耕地功能恢复7638亩,新建灌溉渠道13231米、排水渠道12490米、生态沟渠597米、泵站14座,清理水系1040米,拆除原有破碎化道路6719米,新建沥青道路4075米,新建混凝土道路6002米,施加有机肥共计2153.96吨。

近两年来,我区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获得了省、市、区三级媒体多次报道。此外,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分局广泛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活动,将耕地保护宣传延伸到基层,营造广大群众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

根据变更调查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区共有2.63万亩恢复地类变更为耕地,经过现状变更后,全区耕地面积超过20万亩(含现状耕地和异地调剂)。这意味着我区超额超量完成耕保考核任务,为合理划定“三区三线”和实现年度耕地“进出平衡”争取了主动权。这是我区多部门联合作战、狠抓“两非”整治,积极开展“恢复地类”复耕并有序流转种植的重大成果。

通过整村土地集中流转,“转”出乡村振兴新模式,以规模化经营,进一步盘活“沉睡”的土地资源。在西坞街道“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项目,区农商集团采取整村流转模式完成土地流转面积10265亩,涉及9个行政村。完成土地流转后,区农商集团再以招投标方式将土地转租给种植大户并约定种植粮食类型。通过鼓励国有企业、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对新恢复耕地实行土地统一流转,增强耕地管护,落实种植责任,有效增强了政府对耕地“两非”的管控能力。

多措并举整治耕地抛荒,扛稳粮食安全重任。通过印发《关于要求坚决制止和处置新增“耕地”非粮化行为的函》,我区要求相关镇街积极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坚决遏制“非粮化”现象,一旦发现有“非粮化”新增的苗头,立即组织人员移除苗木并恢复耕地原状。2021年至今,共计完成遏制新增“非粮化”面积620亩以上,组织10个农技专家组下乡指导“两非”整治后的农田复种工作,储备下拨油菜籽2万斤、紫云英4.7万斤,有力保障了整治地块复耕复种。

为全面贯彻耕地保护政策,打通耕地保护“最后一公里”,我区以“田长制”为重要抓手,实现耕地保护网格化全覆盖。

通过加大资金支持,“田长制”在全区范围内落地生根。2016年以来,我区两次提高耕地保护补偿资金标准,耕地保护资金支出由2016年的838万元提高至2022年的1538万元,以耕保资金和补偿资金促进耕保任务落实。2022年,我区印发《宁波市奉化区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及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既有普惠式补偿又有奖金激励,专项用于田长制建设等耕地保护工作。今年,我区明确提留资金的20%用于村级田长巡查员工资发放。多措并举之下,基层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大大提升。

以“田长制”建设为统领,我区贯通“耕地智保”应用场景,构建上下贯通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通过开展镇(街道)业务骨干、村级田长、巡查员培训,发放“耕地智保”系统场景操作手册,确保巡查人员活学活用“耕地智保”场景功能。同时,我区安装铁塔点位206个,耕地覆盖率理论值达93.4%,构建起铁塔探头信息化监管系统,真正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监控探、有人管”的全方位、数字化监管体系,构建起全方位的耕地保护“人防+技防”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共发现疑似问题128个,均妥善处置。

用好“田长办”协同机制,织密耕地保护网络。印发《奉化区田长制问题闭环处置机制》,全面落实“田长制”,将耕地保护“军令状”层层落到实处。对于巡查员日常巡查和铁塔探头预警报送的耕地疑似问题,要求2天内完成认定,8天内完成整改。若逾期未整改,纳入区级督办件,由区级田长统筹协调,要求5天内整改完成。同时,将各镇(街道)问题处置情况、田长办履职情况、日常巡查情况等内容纳入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截至目前,全区发现的耕地疑似问题均按要求按时认定并整改,形成了“地有人种、田有人守、责有人担”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耕地保护事关国计民生。接下来,我区将不忘“国之大者”“守土有责”初心,严守国家和民族的生命线、发展与安全的兜底线、应对风险挑战的基本线,奋力书写耕地保护新篇章。

通讯员 徐子腾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我区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围绕“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目标,在“提质量、优增量、保存量”下功夫,抓实“百千万”工程提高耕地质量,抓牢“两非”整治优化耕地增量,抓好“田长制”落实保护耕地存量,开创耕地保护新格局。

夏收时节,连片农田里麦浪滚滚

春耕时节,无人机在田间大显身手

连片小麦地中,几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来回穿梭收割粮食

去年秋季,松岙镇“千亩方”水稻喜迎丰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