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A2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8月01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堰镇深入实施“四抓四提升”固本行动(二)

破难

通讯员 刘斌杰 赵伊丽 王磊

今年以来,大堰镇深入实施“四抓四提升”固本行动,以“云堰锋领榜”为切口,融合“5620”工作清单、季度行政村测评等工作,每季推出破难创新榜、头雁先锋榜、助富人才榜等3个子榜单,总结先进人物、项目实效、共富人才等典型案例,将成功的经验做法、实绩成效转化为有效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共富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酵冠自然”产业党建联建

“酵冠自然”是大堰镇以高山生态农业项目为基础,创新构建的“政、银、校、企、村”五位一体的产业党建联建,旨在打通山区农产品“下山进城”上行通道,加快优质生态农产品品牌“出圈”。

坚持党建联建,发挥组团联动优势

规范“周会商、月落实”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商议果蔬基地建设、农产品全周期指导、市场营销策略、宣传活动推广等内容,做好20亩连栋大棚农产品的技术指导、田间管理和市场推广。启动“瓜瓞绵绵”主题系列活动,召开联席会议5次,累计解决产业发展问题10余个。

坚持要素联动,打通“下山进城”渠道

组建“绿领”人才工作室,建成宁波市农科院科技示范基地1处。依托“联建同心 聚力共富”专项行动,建成“1+3”联建共富帮团。推动宁波地区首家M6鲜选·云上大堰专属门店对外运营,同步做优区级奉农优选门店,首批酵素西瓜在“棒集生活”成功试售,销售火爆。在掌上奉化客户端开设共富农场板块,400余名用户在线打卡,助推“流量”变现。精心制作“西瓜”主题宣传小视频,在奉化区体育馆、1986文化广场LED屏滚动播放。

坚持提质增效,实现工坊双向奔富

全新打造“连山农事”共富工坊,带动28名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人年均增收2万元。今年以来,酵素西瓜已销售近2500箱共9000公斤,陆续进入区机关食堂、“棒集生活”“云耕大堰”,销售额突破15万元。

大堰镇箭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建国,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锚定“零污染”村改革轴点,探寻良好生态环境中的共富密码,今年6月获评“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荣誉。

让土地“活”起来,群众生活“好”起来

积极对接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等部门,争取资金1000万元,推进农居房梳理式改造,提升村容村貌。累计完成16套别墅及附属配套设施工程,启动12套“3+1”套房和30套别墅建设,保障村民居住权益。

让农产品成为群众致富的金钥匙

2017年12月,组织村“两委”干部探索“水稻+油菜花”轮作的“酵素农业”发展路径,牵线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箭岭良耕”品牌,推出“箭岭良耕”系列农品套装,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2万元。同时,依托宁波地区首家M6鲜选·云上大堰门店,销售大米、猕猴桃、番薯和土豆等特色酵素农产品,打通“下山进城”渠道。

让生态绿色成为村庄最美底色

牵头组建以乡贤、村干部和志愿者为主体的特色讲师团,向外推广箭岭“零污染”村运作模式,累计吸引125批、5851人次到村学习调研。此外,充分发挥“箭岭环境学习中心”阵地优势,全面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大行动,编印《笃力奋楫的箭岭村》一书,全景展现“零污染”奋斗历程,鲜活展示“零污染”发展模式为农村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

王建国

2021年,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与康育学院教授凌庆枝进入大堰村担任市派农指员,锚定强村富民总目标,探索共同富裕路径。2022年,他向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争取资金50万元,启动中草药优质灵芝项目,试种优质灵芝2亩,收获灵芝孢子粉近300公斤、灵芝子实体150余公斤,村经营性年收入超20万元。

抓党建促项目实效

积极对接学院,促成大堰村党支部和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与康育学院党总支签订党建共建协议,明确双方共建清单。开展优质灵芝栽培、市场供需等方面的深度调研,积极接洽相关企业建立生产协作关系,确保产供销一体化运作。

抓品质树项目形象

组织村干部多次赴安徽黄山灵芝基地学习培植技术,引高山水保障基地山泉灌溉,保障土壤湿度。盯紧灵芝采种、生长、晾晒等关键环节,通过“一对一”指导方式,培养灵芝产业专职农技人员。

抓示范强项目推广

通过大堰村优质灵芝项目Ⅰ期项目示范带动,大堰村Ⅱ期、南溪村、董家村陆续开展百亩中草药种植工作,凌庆枝主动请缨,担任南溪村沙柯灵芝基地的技术负责人,辐射带动10余户村民加入共建共富行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