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连乔 通讯员 奉仁社 勤有所获,劳有所得。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不断提升“劳有所得”领域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特别是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实施以来,区人力社保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有关部署要求,积极履行部门职能,牵头抓好“劳有所得”专项工程各项工作,及时制定出台《奉化区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劳有所得专项实施方案》,明确4项主要目标、16项具体指标和9项重点任务举措,广大劳动者“劳有所得”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改革发展成果惠及越来越多的百姓,劳动创造美好人生正逐步变为现实。 畅通渠道,精准发力 稳住就业“基本盘” 日前,2023年奉化区“职引未来·乐业奉化”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奉化人才市场举行。102家用人单位携岗位进场揽才,涵盖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学历层次,符合当下大学生就业需求,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齐聚一堂,在心仪用人单位展位前驻足咨询、沟通详情,在追逐梦想的舞台上尽情展现风采。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我区坚持就业优先导向,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密集开展线上线下求职招聘活动,不断稳定和扩大就业。从区人力社保局擦亮“全国选才”赴外系列招聘品牌,不断加强与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合作,到积极对接省外高校来奉实地考察调研、深入洽谈合作,签订校地人才智力合作协议,再到搭建零工市场保障灵活就业,开辟就业“新窗口”,我区人才“蓄水池”不断引入更多“源头活水”。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就业5828人,重点群体帮扶实现全覆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936万元,新增创业实体6100余家;滨海、江口、方桥、溪口4家零工市场顺利通过省人社厅验收,正在创建省级示范零工市场1家。 工匠引领,淬炼提升 打通技能“成才路” 7月底开始,第二届宁波技能大赛奉化区选拔赛暨宁波市奉化区“凤麓杯”职业技能竞赛火热进行,数控车、时装技术、工具钳工等10多个竞赛项目轮番上演。来自各行各业的技能人才亮出“金刚钻”,秀出“拿手活”,表现优异的选手将被推荐进入10月举行的第二届宁波技能大赛。“目前,全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16万人,高技能人才数量超过5万人,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居全市前列,我区技能人才队伍在不断壮大,也在提质扩面。”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区着眼培育新时代工匠,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基础平台、拓宽培养渠道、完善激励机制,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技能、走技能成才之路,成就出彩人生,为我区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今年以来,聚焦产业和劳动者需求,先后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1398人次,全区新增技能人才6287人。 健全机制,保障权益 凝聚合力促和谐 近日,我区一个体工商户因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被区人力社保局列入拖欠工资“黑名单”,其经营者因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拘。目前,44万余元的工资已足额支付。今年以来,区人力社保局持续深化“奉化无欠薪”行动,狠抓建筑领域欠薪治理,有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截至7月,我区欠薪线索动态化解率达到94.51%,位居全市前列。 奏响劳动关系“和谐曲”,才能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群众撑起安居乐业的保护伞。今年来,区人力社保局扎实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行动计划,上半年先后为232家企业开展劳动用工体检,电子劳动合同签订达3.8万份。加强劳动争议处置化解,仲裁结案率达96.5%,调解成功率达78.7%。 唯有奋斗,方有所得。“劳有所得”,“得”在哪里?市民真正关注的“得”不外乎合理的薪酬、稳定的工作、安心的保障、安全的环境,近年来,我区积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强新时代奉化工匠培育,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快形成“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按照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有关部署,以更大力度、更务实举措推动‘劳有所得’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持续打造暖心就业服务,进一步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科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巩固和谐劳动关系,让劳动者在‘家门口’端稳‘饭碗’,干有所值、干有所荣。”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