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选公共交通出行。一辆公交车约占用3辆小汽车的道路空间,而高峰时段的运载能力是小汽车的数十倍;地铁的运客量是公交车的7至10倍,耗能和污染更低。因此在出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选择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坐公交车代替自驾车出行100公里,可省油六分之五,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6.5千克。 2.选购小排量汽车。在环境不断恶化而油价却持续攀升的情况下,购车消费者考虑更多的是车辆的油耗问题。通常情况下,汽车排量越大,油耗越高,相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越多。排气量为1.3升的车与2.0升的车相比,每年可节油29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7千克。 3.选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产业之一,已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并将其列入购买和使用的考虑对象。相比于燃油车,平均每辆纯电动汽车从生产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中碳减排贡献约为14.1吨/辆。相当于一个成年人33.9年呼吸所产生的碳排放量。 4.文明安全行车。不猛踩油门、猛踩刹车,尽量使车匀速行驶,使车辆保持最佳的燃油经济性,减少尾气排放;遇到红灯时间较长或路上堵车时,可关闭汽车发动机,降低因发动机怠速空转产生的油耗;日常多检查轮胎胎压,保持轮胎适当充气可提高能效。 1.采用节能的家庭照明方式。以高品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节能灯泡的使用寿命比白炽灯长6至8倍,可节能约60%;在家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每户每年可节电约4.9度,全国3.9亿户家庭每年可节电约19.6亿度,减排二氧化碳188万吨。 2.合理使用空调、冰箱。有效使用自然通风和避免室内过暖,夏天空调的温度设在26℃左右、冬天18℃左右,温度调高(调低)一度,全国每年节约33亿度电;每户每天减少3分钟的冰箱开启时间,1年可省下30度电,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千克,及时给冰箱除霜,每年可以节电184度,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7千克。 3.科学设置电脑、电视机屏幕亮度。将电视屏幕设置为中等亮度,每天少开半小时电视,每台电视机每年可节电约2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9.2千克;调低电脑屏幕亮度,每台台式机每年可省电约3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9千克,每台笔记本电脑每年可省电约15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4.6千克。 4.尽量少用电梯。目前全国电梯年耗电量约300亿度,通过较低楼层改走楼梯,多台电梯在休息时间只部分开启等行动,大约可减少10%的电梯用电,全国60万台左右电梯采取此类措施,每年可节电30亿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88万吨。 5.低碳烹调。减少煎炒烹炸的菜肴,多煮食蔬菜;不要把饭锅和水壶装得太满,煮沸后溢出汤水,既浪费能源又容易扑灭灶火,引发燃气泄漏;调整燃气灶火苗燃烧范围,使其不超过锅底外缘,取得最佳加热效果。 6.节约用水。尽量一水多用,淘米水可以留下来洗碗或者浇花;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餐巾纸擦干净,洗起来既节水省时,又可少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洗衣时,加入少量肥皂粉,因为洗衣粉遇到肥皂会减少很多泡沫,既省水又节约清洗的时间。 1.鼓励理性着装消费。选择环保面料衣物,优选麻、棉、丝等天然面料衣物;不穿的旧衣物不要随意丢弃,可回收利用;按需添置衣物,提高衣服的使用率,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全国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90万吨。 2.推行健康低碳饮食。尽量购买当季本地食材,注重荤素营养搭配,珍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每人每年平均减少粮食浪费0.5千克,全国每年可节能约24.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饮品适度,远离烟草,每天少抽1支烟,每人每年可节能约0.14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37千克。 3.选择节能电器。选择有能效标识的电饭锅、冰箱、空调和洗衣机,能效高,省电又省钱。对同等重量的食品进行加热,节能电饭锅要比普通电饭锅省电约20%,每台每年省电约9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65千克。 4.少用一次性消费品。外出自备水壶和碗筷,环保又卫生,一个瓶子重复使用20次可减少30%的碳排放量;差旅自带牙刷、牙膏、香皂、沐浴液、拖鞋、梳子等“小六件”;点外卖自备餐具,购物自备环保袋,拒绝使用塑料袋,邮寄重复使用快递箱。 通讯员 孙幸尔 现在大家都在提倡低碳生活,那么怎样才算是低碳生活方式呢?一起来看看日常节能低碳小常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