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雪雁 郑连乔 “得益于‘共富工坊’,‘家门口’就能就业,钱包更鼓了。”“我现在每个月可以增加不少收入,很开心。”“村里发展越来越好,大家的生活也有滋有味。”……如今的奉化,党建优势正转化为共富发展优势,串联起乡村振兴共富链,绘制出“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的发展蓝图,一声声来自群众的热切回应,正是共同富裕这张画卷的生动注脚。 “党建+工坊” 赋能共富主动脉 近日,在大堰镇后畈村,村民们言笑晏晏,享受着冬日的闲暇,不远处的高山酵素精品果蔬种植基地里,为新一轮西瓜种植做准备。“依托‘连山农事’共富工坊,我们种植的酵素西瓜今年迎来大丰收,销售了3500箱,1万多公斤,总销售额突破30万元。”后畈村村干部钱华告诉记者,高山酵素西瓜产业不仅让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还带动8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共富的关键在乡村,乡村的振兴靠产业。“连山农事”共富工坊的成立,在后畈村建立起以“酵素农法”为核心,打通农技、人才、市场、农品、金融、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产业链条,因地制宜发展起山区“生态”“绿色”特色经济,带动村庄和村民实现共同富裕。 小小工坊,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样在大堰镇,“堰上阳光”巾帼共富工坊立足于竹林村、东柘山村等7村实际,持续拓展来料加工业务,带领山区妇女走出一条“家门口”的逐富道路;在裘村镇,“渔你一起”共富工坊构建起一条瓦缸烘虾的“生产、加工、销售”全方位产业链,帮助养殖户增收;莼湖街道的“莼菇方舱”共富工坊,开辟了产业带动、就业帮扶、抱团互惠的发展路径;江口街道张村村与企业合作打造“稻田里”农旅融合式共富工坊,形成了企业和乡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致富模式,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党建引领下的“共富工坊”建设,正成为点燃乡村共富的“新引擎”。 党建联建 走出共富新路径 一条蜿蜒金溪河,串起五村共发展。如今,由西坞街道雷山村、蒋家池头村、税务场村、金峨村、余家坝村组成的“金溪五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抱团共富村。远山如黛,流水潺潺,绿草如毡,景色怡人。近看山下别墅成行,村内环境美如画,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下转第4版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