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宋珏琼 2023年“全国安全用药月——携手共建药品安全防线”活动的主题为“守护社区药安全,携手健康向未来”。下面,让我们来一起了解有关药品的那些事。 现代社区药事服务站 为回应居民群众用药需求,截至目前,我区2个社区药事服务站已建设完成并运行,分别是南溪社区药事服务站和迎恩社区药事服务站。南溪社区探索药师、家庭签约医生、网格员、志愿者等社区药事服务四大员的联动,加强社区居家用药指导,协调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社区居民健康监测、就医用药指导,为“一老一小”群体开展社区群众药事服务,解决行动不便、外出受限等特殊人群药事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迎恩社区药事服务站依托宁波海王星辰健康药房有限公司奉化万达店,开展24小时不打烊特色服务,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合理用药咨询、个人药物使用档案、安全用药知识讲座、中药代工、个人自用医疗器械使用指导和校准代办等公益性服务。 据悉,我区现有9家民生药事服务站,可为居民提供测血压、测血糖、中药打粉、熬胶及用药咨询等服务。还开展慢病随访,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哮喘等长期服药患者制定合理的用药规划及定期检查等公益性服务。群众可通过“浙里办”“浙里药店”应用,进行提前预约,还能根据所需要的服务项目,列出周边药事服务站名录,方便就近选择。药店也会根据预约人数进行合理安排,减少排队时间。 今年,将继续开展省政府民生实事“好差评”活动,每家民生药事服务站内都张贴海报,海报内容包含活动说明和“民生实事码”,每个“民生实事码”与所在民生实事项目点位一一对应。市民朋友可通过“民生实事码”查看相关项目建设内容和完成情况,并结合实际体验情况做出“好差评”或留言投诉。 儿童用药原则 儿童由于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各脏器均未完全发育成熟,肝脏的解毒功能较差,因此用药较成年人须更为谨慎。儿童用药的原则有: 1.疾病诊断要准确。药物治疗之前应尽可能明确诊断,只有明确诊断才能对症下药,才能保证药物选择的准确性,这是药物治疗的前提。 2.用药时机需把握。能不用药尽量不用药。孩子一旦有点不适,许多家长就会急着给孩子服药。其实应该先观察孩子的状态,比如感冒引起的发热,在不超过38.5℃,且孩子精神尚可的情况下,家长一般可以先在家中用温水擦拭孩子或坐浴,让孩子多喝水多排尿。如果体温降不下来再使用退烧药;但如果温度过高、精神萎靡或者出现呕吐之类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3.药物选择要合理。能用一种药就不用两种。孩子用药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尽量简单化用药,选择成分单一的药物更安全,药名带有“复方”二字的药物应慎用。同时控制联合用药,以免药物成分和药效叠加,增大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4.用药剂量需准确。尽量选用儿童专用剂型。无论是医生还是家长,在选用剂型时都应该在有儿童剂型的情况下首选儿童剂型,如果没有儿童专用剂型的,应及时就诊咨询医生或药师,根据具体情况或临床经验来选择是由成人剂量换算,还是按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来计算,不要自行衡量判断,很容易造成用药过量。 5.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儿童体质较为敏感,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因此,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应严密观察,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老人用药原则 老年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生理机能都有所衰退,使用药物更加需要小心谨慎。老人用药原则有: 1.用药少。老年人生理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多药并用易引起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时应尽量减少用药种类,一般合用药物不超过3至4种。 2.个体化。老年人的体质和生理功能普遍存在差异,因此应根据每个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包括药物种类、剂量和给药频率等。 3.剂量小。老年人因脏器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下降,血药浓度偏高,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为年轻人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4.遵医嘱。老年人可能因为记性差不能按时服药,或者视力差看不清药品说明书,而影响用药的依从性。因此老年人拿到药后应向医生询问用药的剂量、时间、疗程、注意事项等,并记录下来。要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处理或滥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或引起不良后果。 5.防反应。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有所减退,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特别注意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如有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6.择时用药原则。例如,老人确诊高血压后,不能等到有头痛症状再用药,应遵照医嘱按时服药。 7.暂时停药原则。在疾病治疗随访时,医生发现老人服用药物已出现副作用后,要暂时停药观察,并及时调整新的药物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