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柳家欢 通讯员 胡颖哲 有一种追求,让人心生敬仰,热血激荡!有一种离别,让人依依不舍,迟迟吾行……一直以来,大量民警、辅警为公安事业默默奉献,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守护一方平安。 静水深沉径自流 ——经侦“老兵”林永昶的炙热初心 林永昶是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元老级人物,他的“昶式风格”宛若一泓澄澈的清泉,伴随其34载从警路,成了一代代经侦人的佳话。 历经派出所、指挥中心的沉淀,他最终成为驻守经侦大队的“泉眼”,这一守就是24年。经历了5任领导,培养了8名徒弟,如今大队里的教导员和副大队长都得唤他一声师父。 “水之于万物”,恰如林永昶之于奉化经侦,不可或缺。他不仅被局里盛赞业务能力突出,整理的案卷还被检察院赞为样板,涉及税务领域的专业问题,也是常常接到上级部门的咨询电话。 曾有知名律师试图挑战林永昶的权威,依靠拍桌叫嚣的狂妄气焰吓住了几名青年民警,却被林永昶一眼看出对方的心虚不安,一句“我们自有判断,让事实说话”直接让对方哑口无言,也让团队士气大增。 这份“行内专家”的底蕴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靠着经手上百起经济犯罪要案积累出来的,是跟不计其数的嫌犯斗智斗勇后总结出来的,更是凭着把每一个细节钻研透、打磨精的狠劲儿熬出来的。如今,即将退休的他手上还有3个上亿元的大案,依旧带着一支平均年龄55岁的“大龄出差天团”走南闯北,工作强度丝毫不亚于年轻民警。这些年他唯一学不会的就是自我松绑,同事们都发自内心赞叹:“有林永昶在,我们就像有‘定海神针’!” 清泉之美,在于其“清洌可鉴”的廉洁底色。在林永昶看来,警察不仅要过业务关,更要过自己的良心关。 林永昶曾说:“高考时我立志报考警校,参加工作后就发誓要做一名好警察,干了经侦让我更加确信,现在快退休了还是一样!”手握权力,但更敬畏权力,这就是他身上直击人心的力量。 让年轻民警钦佩的是,林永昶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他淡泊明志的处世之道,不求升官,也不争荣誉。 2020年,林永昶作为专案小组主干力量,一年跑遍了13个省份,从南方启程一路不断向北,甚至让他对坐飞机产生了阴影,可以说这起案件倾注了他整整一年多的心血。不光要四处奔波,而且无可借鉴的方法,要实现这场从0到1的突破,除了他没有更合适的人选。而他也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抽丝剥茧查线索,持之以恒觅踪迹,最后成功抓捕犯罪嫌疑人13名,追赃挽损1000余万元。待一切圆满结束后,领导将林永昶叫到了办公室谈话。在这场持久战中,没有人怀疑过他能否完成任务,也不曾质疑他吃不吃得了苦。而这些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侦破,也为林永昶从警生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每一次评优时刻,林永昶总说:“把机会给年轻人,我已经老了,他们还能一浪更比一浪高。”的确,跟他那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相比,他所获得过的荣誉是略显单薄的。 谁说平凡就不值得被歌颂?奉化公安也正是由一代代“林永昶”般的涓涓细流,汇流成海,积聚起波澜壮阔的时代潮流,向着未来滚滚前行。 38年如一日扎根基层 ——西坞派出所民警陈海宝的“硬核”坚守 在西坞派出所,有这样一名60岁的老民警,是群众熟知的“陈警长”,同事们口中的“宝哥”,甚至一些年轻民辅警叫他“阿叔”,他便是社区民警陈海宝。 陈海宝,1963年出生,是西坞派出所“辈分”最高的老同志。1985年,从宁波警校毕业后陈海宝就参加了公安工作,38年如一日在基层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临近退休,他依然奋战在一线,没有丝毫懈怠,值班备勤、巡逻设卡、流口管理……凭借着对公安事业的满腔热情,展现出了一名老党员、老同志矢志不渝的警察情怀。工作中,他爱岗敬业、忠诚履职、服务群众,受到了同事的尊敬、群众的爱戴、领导的肯定。 立足岗位,忠诚履职,他是治安防控的可靠力量。陈海宝管辖的西坞街道尚桥片区属城郊结合部,中小企业众多,外来人口流动性强,治安形势复杂。自2022年7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陈海宝结合实际,强化社会治安管控,建立了一支由民辅警牵头,村干部、网格员、民兵、流动人口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队伍,主要负责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巡逻,形成了社会治安管理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牢固信仰,脚踏实地,他是宣传防范的先锋模范。为了提高群众的反诈意识,预防暑期溺水事故的发生,陈海宝化身“宣讲员”走村入企开展反诈、防溺水宣传。他主动向年轻同志学习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安装、注册方法,积极收集诈骗、溺水案例,通过真实案例提高宣传的质效。同时,对溺水事故发生点组织群防群治队伍增加巡逻密度,针对受骗企业、群众进行回访,再次开展反诈宣传,突出反诈宣传的精准度。 明辨是非,排忧解难,他是化解纠纷的调解能手。派出所工作纷繁复杂,劳资纠纷、家庭矛盾、邻居纠纷时有发生。2022年5月的一天,一名村民因家庭琐事与家人发生冲突,情绪激动的他,甚至拿刀想自杀。接警后,陈海宝立即赶往现场,他通过情感化解,成功避免了一场家庭悲剧的发生。陈海宝凭借深耕基层积累的实践经验和沟通技巧,房屋征迁、邻里纠纷、劳资纠纷等各类问题,他总能在双方之间找到平衡点,成功化解矛盾冲突。 勇于担当,挺身而出,他是抢险救灾中的突出力量。2021年8月26日下午,出警归途,陈海宝遇到一辆白色轿车侧翻在农田,他立即示意司机停车并下车查看,初步勘查后发现3名女子被困车内。陈海宝和另外2名辅警随即卸下出警装备救人。在陈海宝的指导下,大家密切配合,最终成功将3名被困人员解救出来。2021年台风“烟花”带着狂风暴雨来势汹汹,陈海宝不畏艰难险阻,逆风而行。台风来临前,陈海宝第一时间检查易制毒危化品企业的仓库,确保物品安全,同时指导易受灾的村、企业,积极做好防台工作。在接到紧急转移指令后,陈海宝带领辅警挨家挨户走访,耐心指导,确保工棚、低洼地群众全员撤离。考虑到安置点分散、人数较多,陈海宝多次前往避灾安置点了解情况,逐个开展反诈、防溺水、安全教育等宣传。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陈海宝没有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有的只是兢兢业业的默默奉献,调处纠纷、抓捕嫌犯、宣传教育……他没有因为自己即将退休而有所懈怠,他说:“趁我还没退休,能多干点是一点,让我多为群众解难、多为领导分忧、多为同事分担。” 尽己所能发挥余热 ——尚田派出所两位老辅警的故事 辅警,是公安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不同肩章,却有着同样的担当与信仰,将青春年华奉献给公安事业。今年,在尚田派出所,又有一批辅警光荣退休,他们立足岗位、深耕社区,为服务百姓、守护一方平安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为全体年轻民警、辅警树立了榜样。 张海芬:户籍窗口里的微笑天使 “微笑接待每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用心用情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与群众走得近了、聊得多了,事情自然会解决。”这是多年来,作为户籍辅警的张海芬坚守窗口、服务为民的内心感悟。 今年51岁的张海芬于2011年8月进入尚田派出所从事户籍业务,这一干就干到了退休。一方窗口,留下了她履职奉献、精益求精的点滴奋斗印记。 初入户籍岗位时,张海芬也有过心酸迷茫。当时,群众基础薄弱、业务一知半解的她,常常碰壁,流程走一半办不下去,相关法律法规解释不清以及群众的疑虑与不满,也曾让她独自落泪。可事后,张海芬想到,户籍业务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可能影响群众一生,自己作为一名户籍工作人员,必须全面扎实地掌握户籍政策和相关法律,做到合理合法耐心解释,老百姓才会心服口服。之后,张海芬经常向业务部门的专家和身边的老同志请教,刻苦钻研户籍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民服务技能和工作效率。久而久之,她在日复一日的工作积累中成了“行内专家”,遇到特殊情况也不再慌乱,还成了年轻民辅警的“指导老师”。此外,她凭借热情爱笑的服务态度,很快和群众打成了一片,成了户籍窗口的知心大姐。 有一次,居民胡女士急匆匆跑进尚田派出所户籍窗口求助,正在值班的张海芬热情耐心地接待了她。原来,胡女士已到了退休年龄,但因为之前登记的出生日期错误,导致无法办理退休,且多方奔走查找证明材料都苦无结果。听了事情的原委后,张海芬一边安抚胡女士,一边帮助她查询户籍档案以及户口原始材料等,同时还前往胡女士的亲戚、同龄人、村里人等处进行多方取证,经过反复核查比对,终于找到了能够证实胡女士出生日期的证明材料,胡女士的退休问题也随之得以解决。 像这样的暖心举动,对张海芬而言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户籍工作,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侦查破案故事,也没有守护一方安宁的耀眼光环,但张海芬多年如一日,一腔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奉献给了户籍窗口,在认真中收获,在坚持中感悟,干在其中,也乐在其中。如今,退休的她还做了所在村的村干部,她说今后仍将关心公安事业,尽己所能发挥余热,继续践行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 蒋杭军:一直在路上的“平安守护者” 说起辅警蒋杭军,不少民警、辅警得称他一声“师父”,同时他也是尚田派出所公认的一名“老管家”。除日常警务工作外,他协助民警进行民用枪支、管制刀具管理工作,甚至连所里的水电问题也是他一手包办。 今年60岁的蒋杭军在1990年进入公安工作,在尚田派出所一待就是30余年,先后从事过治安巡逻、社区警务工作。这些年来,他始终扎根基层、无私奉献,默默守护着这片热土,成为群众信赖的“守护者”。 “在尚田,你只要说个地,报个门牌,我保准能摸到!”蒋杭军从事时间最久的还是社区警务,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成了“活地图”。除了值班,他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和千家万户中,对出租房及流动人口开展地毯式清查,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同时,结合消防检查工作以及反诈宣传,蒋杭军在走访中经常会多唠叨几句。而就在这些日常工作中,蒋杭军也有了较好的群众基础,辖区发生矛盾纠纷,他总是第一时间上前调解,他认为调解的制胜法宝就是要和群众融为“一家人”,站在他们的立场想问题,只有彼此熟悉,才能打开话匣子,慢慢解释,直到纠纷逐步化解。而这,也是蒋杭军经常对年轻民警、辅警传授的经验,要多往基层跑、多向基层看、多替群众想。 说起这些年的经历,蒋杭军成就感十足。有一次台风天,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天气,使得尚田一处加油站被淹,一名员工被困在二楼无法出来。正在附近巡逻的蒋杭军接到警情后,立即和同事们赶往该处加油站。“该处地势低洼,水深的地方直逼胸口,雨一直不见停,持续下去,被困人员可能会有危险。”于是,蒋杭军主动请缨,凭借较好的水性,快速游至被困人员身边,并找到一块木板让她趴在上面,一路护送被困人员游出积水区;一次深夜里,两名男子在某工地偷盗材料被企业管理人员发现,随即向派出所报警,正在值班的蒋杭军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沿着轨迹一路追踪,两名窃贼情急之下跳下县江逃窜,蒋杭军见状也一跃而下,并成功将其中一人抓获,最终盗窃案得以告破;在几起重大刑事案件中,他凭借丰富经验,为破案提供了不少有效线索…… 做了这么多年公安工作,退休后蒋杭军有些依依不舍。“今后若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派出所随时召唤,我将随时待命,为所里多作贡献。”蒋杭军说道。 左二张海芬左三蒋杭军 结 语 无悔从警路,峥嵘岁月情。为全面落实暖警爱警、从优待警举措,褒扬退休老同志为我区公安事业发展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这些年来,奉化公安举行多种形式的民警、辅警荣誉退休仪式,以此见证警察荣耀、传承初心使命,进一步激发全警荣誉感、归属感,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