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A4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紧接第1版① 为办好村里的和乐老年食堂,余昊喆又向蒋家池头党支部书记陈伦取经,同时发动村里63名党员群众成立志愿服务队,轮流负责清理、配送等工作,既有效降低了食堂运营成本,又解决了村里居家养老服务问题。

为全面提升村党组织书记“领头”能力,近年来,我区聚焦村干部能力素质短板,靶向做好因材施教、分类施训,“专题式、菜单化”抓实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培训。针对优秀年轻村干部培育问题,我区迭代创新导师帮带机制,实施“蓝青共育·百千工程”,深化推行师徒领学、跨村带学、实战跟学等“十学帮带模式”;开设“奉菁·领雁学堂”,甄选46名“8090”村社书记,开展集中研学、蹲点解剖、体悟实训、上挂学习、项目帮促、晒优比拼“六个一”活动,提升年轻村干部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此外,我区系统梳理了滕头“常青树”共富八法、青云村“海定治村十条”、蒋家池头村“和美350”工作法等乡村振兴工作经验,面向薄弱村提供乡村治理思路。

突出搭台聚力

激发争先意识

今年7月,规划面积约3650亩的超级“大菜园”——宁波市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项目在西坞街道开工。预计年种植蔬菜3万吨,每年可带动“金溪五村”创收54万元,村民增收255万元,稳定吸纳就业100余人。

“如果没有‘金溪五村’党建联建的带领,5个村子集中力量搞流转、片区抱团促发展,很难想象这样一件大好事能够落地成真。”金峨村党支部书记周康健说。在党建联建的加持下,越来越多资源要素正在被激活,越来越多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始携手“干大事”。目前,通过跨村联营方式,我区抱团组建龙头带动型等党建联建65个,带动“万亩稻香”“莼菇方舱”等400余个联建项目落地。

除了深化党建联建机制发挥一批优秀村书记辐射带动作用外,我区还充分突出干部、党员带动强村富民重要载体——共富工坊的效用。方桥街道新桥下村以草莓产业发展为引擎,成立“草莓驿站”共富工坊,新增建设50亩田园综合体莓园,推动蓝领公寓等13个配套项目迅速落地,全村草莓年销售额超70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2万元,30户莓农人均年增收10%,走出了一条“后进村”的共富新路径。裘村镇“海韵渔歌”党建联建整合石盆村、杨村村南美白对虾养殖资源和应家棚村瓦缸烘虾传统技艺,倾心打造“渔你一起”共富工坊,做大“求寸鲜”瓦缸烘虾品牌,让一只只鲜虾从“大路货”变成了“精优特”产品,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元,片区养殖户年增收20%。

同时,为激发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热情,我区统合26个部门30项涉村工作任务,制定“头雁指数”评价体系,每年对全区所有村(社区)一表统考、一尺评判、一榜排名、公开晾晒,排名后5%左右的村纳入“后进整转”,倒逼村书记照章履责、主动争先。此外,我区每年在公务员招考中安排一定数量岗位定向面向村干部招录,选拔优秀村书记进入镇(街道)领导班子。从今年起,我区每年面向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公开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进一步畅通上升渠道,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

在一系列“领雁工程”政策实施激励下,2022年,我区行政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218.08万元,经营性收入122.41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42元,同比增长14.3%,增速居全市第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