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A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1月15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象山港的苔菜

林崇成 

苔菜是生长在海涂上的一种苔藓植物,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素为沿海人们所食用。

苔菜的鲜品称苔生,干品称苔条。因季节不同,苔菜可分为冬苔、春苔和夏苔,各类苔菜的颜色和品质也不同。冬苔呈墨绿色,细若发丝,数量稀少,采集难度大,品质最好,价格也最高。春苔呈淡绿色,遍布海涂,是人们的主要采集对象,广泛晒成苔条,远销各地,成为在外谋生者记忆乡愁的大众食品。夏苔粗如面条,色泽苍黄,像棉絮铺于海涂,脚踏其中才缓慢下陷,常被海浪席卷,犹如竹席,次第滚入洋中,人称“倒江苔”。宁海、象山的养猪农户多摇着舢舨来采集,晒干后用木棍掼成粉末状,装入袋中作为优等的猪饲料备用。

莼湖河泊所村背山面海,发源于村后的大岭溪、石柱岙溪、里菩提溪汇集村中注入象山港,使河泊所村所属的东至黄家滩、西至施银山、南至鸿峙港的一大片海涂咸淡适中,为苔菜的生长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环境。

新中国成立之前,祖祖辈辈的河泊所人靠种田、卖柴、采苔菜过日子,其中以采苔菜最快捷。盛产苔菜的海涂卖价比良田还贵,以村中最好的旱涝保守的三九塘为例,每亩田卖价为35元银元,而盛产苔菜的下烂头海涂每亩为100元银元,真是苔涂胜过良田。

采集苔菜有专门的工具,即苔生刀、苔耙和苔拖。苔生刀用于采集数量稀少的冬苔,它由0.5米长的擀面杖粗的杉木制成,一半钉着一字型等距离排列的顶部略弯的7枚钢钉,一半作把手。苔拖和苔耙搭配用来采集春苔和夏苔,苔拖是盛苔菜的圆形浅筐,直径1.2米,底部衬有草席或蛇壳袋便于滑行,苔耙像农用铁耙,但用的是轻便的杉木柄,耙口是8枚竹钉,使用起来轻巧灵便。采集苔菜习惯上统称“筑苔条”。

晾晒苔菜要先竖榔桩,再系上草绳或塑料绳索,然后将采集来的苔菜洗净后一件件如毛巾般地挂在绳索上。特别要注意天气变化,如果不小心让雨给淋了,那苔菜就会发白,无人问津只能作猪饲料了。干燥的苔菜份量很轻,叠得整齐的一担燥苔菜只有五六十斤,乡人常嘲笑挑苔菜担的后生为“廿岁英雄,挑两盏灯笼”。燥苔菜的保存也大有讲究,需用布帘将它包起来以防受潮。

上世纪80年代之前是象山港苔菜采集、加工、买卖最兴旺的时期。农历十月临近,各路客商骑着摩托车、驾着小货车纷至沓来,河泊所及象山港沿岸的桐照、栖凤、塘头周、洪溪、鲒埼等村掀起苔菜竞价收购热。自古“苔条肉价钿”,如今由于外来物种的侵蚀,大片的海涂被野生的草本植物占据,苔菜的生存之地所剩无几了,加之了解苔菜营养价值的食客日益增多,苔菜的价格节节攀升。以冬苔为例,开秤价高达每斤120元,还货源奇缺,过去的苔菜花生米罐头是苔菜多、花生米少,如今是极少量苔菜,其余全是花生米,足见苔菜身价提升,物以稀为贵啊!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