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乐乐 近年来,区农业农村局集全局之力,组建“千万工程”建设工作团队,围绕区委“一三五”中心工作,坚定不移实施“千万工程”,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低收入农户帮扶增收等工作,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的质量和实效,奋力打造高水平乡村振兴奉化样板,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转型升级破难点 构建产业兴旺新格局 我区的农业基础产业是粮食和蔬菜产业,另有水蜜桃、茶叶、竹笋、草莓、水产养殖等五大特色产业。“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上,我们有很大上升空间。”区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与经济发展指导科负责人表示,我区通过强化创新驱动,加大政策扶持,稳住粮食、蔬菜两大基本盘,健全五大特色产业链条,力争形成“2+5”农业产业体系,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 2023年以来,“千万工程”建设工作团队以深加工和信息化为抓手,构建大生产基地、建立大流通平台、打造大农业品牌,面向大市场。宁波市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稻生西坞·共富田园”万亩方等5个亿级以上重大农业项目先后在2023年开工建设。 在五大特色产业的产业链打造上,工作团队重点补强各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深入挖掘奉化特色、优质资源,聚焦品牌创建提升,以发展工业的思维发展农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奉化数字渔港经济区长三角互联网水产商贸中心一期工程已于2023年12月开工建设,该工程将打造渔业深加工产业园,补齐该产业链缺少加工环节的短板。 截至目前,全区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0.17万亩,预计产量8500万公斤,分别增长29%、33%,完成省定任务130%,面积和产量均创十年新高。 内外兼修塑形象 打造和美乡村新风貌 近年来,莼湖街道缪家村用风筝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走出了一条非遗文化的乡村振兴路。如何进一步激活整合村庄各项特色资源,提高整体运营能力,“千万工程”建设工作团队以党建为统领,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建设方向,着眼九大未来场景,以“一老一小”为切入点,全力开展缪家村未来乡村建设。在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举办的乡村音乐节吸引了过万游客,成功让村庄火出圈。 除此之外,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依托其区位、产业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山林、湖河、农田、花海等生态景观资源,打造集田园、康养、文旅等于一体的乐居型未来乡村样本。锦屏街道长岭村以自然山水、田园景观、生态本底为依托,以玉兰文化和乡村旅游为特点,打造乐居为主、乐游为辅的综合性未来乡村样本。锦屏街道西圃村通过艺术赋能乡村改造,积极完善村庄基础设施配套,形成风格统一、空间融洽、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的村庄环境,成为艺术文化引领乡村致富的典范。 自全面实施和美乡村建设以来,我区累计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特色精品村7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5个,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村1个,完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6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镇1个。同时,建成“桃花盛开”“海韵渔歌”“明山剡水”等5条美丽乡村风景线;欢乐桃马逐梦线(“欢乐桃马”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蓝色海湾风景线新装亮相。在近日公布的2023年度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等名单中,我区获评年度工作优胜县。 多措并举增收入 谱写强村富民新篇章 2022年开始,“千万工程”建设工作团队创新推出强村公司发展新模式,12个镇(街道)根据自身情况,联合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几个村建立强村公司,构建“国有平台+强村公司+飞地抱团”增收新机制。“打造强村公司,意在聚力盘活闲置资源、精心服务群众,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全面提升,实现‘强村共富梦’。”区农业农村局经营管理科负责人表示。 2022年,莼湖街道强村公司——宁波市奉化莼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2023年4月,金地村、漂溪村、牌门头村等6村联合,投资1200多万元建立莼元农业谷物烘干加工中心,由莼元农业代为运营。2023年共烘干3700余吨小麦、早稻、晚稻,营收超70万元。2023年9月,由裘村镇强村公司——宁波市山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代为运营的“渔你一起”共富工坊开始试运行,全力打造裘村烘虾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目前营收超40万元。 除了各镇(街道)的强村公司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关运营外,由“千万工程”建设工作团队牵头运营的项目也蒸蒸日上。2023年9月,在工作团队指引下,7个镇(街道)的强村公司联合宁波甬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舍辋净斗山小微产业园矿地综合利用项目,预计该项目每年可营收750万元以上。 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