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阿姨,最近身体怎么样?这是您这个月的药,记得按时吃。”后畈村农指员沈安在走访中发现,大堰不少老龄村民因居住在山区,出行不便,加上家里经济条件一般,病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他主动当起药品配送员,定期去医院为有需要的村民配药,并开车70多公里送到村民家。针对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张家村、后畈村农指员依托市级医疗资源平台,组织开展联合会诊、专家问诊、上山送诊等志愿服务活动,先后组织市第二医院、市中医院专家团队赴村开展健康医疗咨询活动。 心系村民、做事踏实的农指员,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他们在平时还充当“老娘舅”,协调村民之间、村民与村委会之间的矛盾。为推动平安村建设,市区两级农指员主动参与“村民说事”,2023年以来就地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全体农指员坚持扎根一线,以各种形式深度嵌入基层治理体系,积极当好村庄民情调研员、政策宣讲员、矛盾调解员、共富服务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新格局。 2月29日,大堰镇召开第十四批市区两级农指员欢迎会暨第一次工作例会,23位农指员奔赴乡村谋振兴。“要多动脑筋,发挥本单位和个人的优势特长,结合大堰整镇重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化生态价值等重点工作,以及村、群众所需,因地制宜、因村制宜,一定能帮村里做点实事干点好事……”会上,市级留任农指员代表方君大和区级留任农指员代表赵一岗作工作经验分享和心得体会交流。新一批农指员表示,将不负组织的信任,不负镇党委的嘱托,更不负大堰人民的期望,在大堰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交出一份“农好大堰”美丽答卷。 聚焦山区产业发展难、农户增收慢的“痛点”,大堰镇创新成立由农指员、行业顾问、职能部门负责人等33名成员组成的5个“农好帮办团”,累计实施中草药种植、旅游康养等集体经济类项目18个,着力建强共富单元、放大共富效应、营造共富生态,全力促成从“一村富”到“一方富”的生动局面。 “发展中草药产业,有利于调整大堰镇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山区农民就业,更重要的是,高山中草药种植不会破坏大堰的生态环境,可保护一方水土,推动大堰旅游再跃新台阶。”大堰村农指员凌庆枝在综合考察后,依托专业技术,引入优质灵芝、覆盆子等中草药种植加工产业链,全面推进与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杭州胡庆余堂的战略合作,打造集观光、种植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旅融合项目,总投资将达到840万元,每亩综合效益突破5万元;箭岭村农指员牵线宁波市甬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毛竹碎片加工供应协议,预计每年可帮助低收入农户增收5000余元。 同时,持续深化新老交接见面会、季度研讨例会、项目揭榜挂帅等机制,创新推出“蓝青之约·农好大堰”导师帮带平台,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精带疏”模式,确保工作连贯性和项目延续性,实现个人成长和乡村发展双提升。其中农指员冯学军,接续探索“香橼+”新业态,迭代升级屋顶光伏2.0版本,以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担当作为,助力续写张家村蝶变传奇。 “没想到土豆也可以变成‘金疙瘩’。有了销路以后,亩产可达1万余元,大家种土豆的积极性都变高了。”提到“冯书记”,张家村村民纷纷点赞。村民口中的“冯书记”是市派农指员奉化片区组长、张家村第一书记冯学军。他自2021年9月开启驻村工作,一直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帮助村民销售土豆。2023年,在他的多次对接联系下,宁波森鑫禽业有限公司累计收购1万余公斤土豆销往上海。不仅如此,他还自筹资金15万元改造村口小公园和村门楼,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农指员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常态化细致走访了解,梳理了解所驻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按照村民需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原则,因地制宜设计了一批“消薄”支撑性项目。在此基础上,农指员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专家研究论证、要素集成支撑、组团攻坚服务,在资金争取、项目申报、技术帮扶、设施提升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箭岭村农指员协调宁波市市政设施中心和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出资20多万元为箭岭村免费安装路灯,赢得了该村村民交口称赞。 2023年,市区两级农指员“揭榜挂帅”19个竞绩项目,争取扶持资金1100余万元,谋划布局的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理、产业振兴等各领域,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大堰镇坚持党建赋能“共同富裕”,以融合共进的新型组织形态打破条块限制、要素壁垒,筹建市派农指员组长任书记、市区两级优秀骨干任副书记及委员的“农好”临时党支部,以农指员主动认领项目为推进抓手,定期考评督导,确保农指员工作有真招、见实效。全力做好配套工作,制作“农好大堰”驻村工作手册,全景式地展现“各村有各长”的特色元素,增设走访记录、心得体会等内容,助力农指员快速掌握群众重点关注的难点焦点问题。 农指员通过指导派驻村党组织建设,规范村级管理,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联盟、家园理事等工作,开展“醉美山居”“和合乡村”“天香茗村”“美丽经济”“酵冠自然”等5个区域党建联建,其中“醉美山居”党建联建工作入选宁波市示范性党建联建典型案例。两年间,农指员力促新建便民桥梁2座、完成道路亮化工程3000余米、设计村庄规划6份。 通讯员 赵伊丽 刘斌杰 争取资金450余万元用于改造提升竹林—山门段2.8公里农村公路,竹林村农指员方君大着力解决困扰竹林村、山门村多年的“出行难”问题;箭岭村农指员范蓉定期采样检测农产品,为“酵冠自然”“箭岭良耕”等酵素品牌提供数据支撑,带动箭岭、后畈、南溪等酵素系列农副产品销售突破50万元;大堰村农指员凌庆枝发挥学术特长,一线蹲点指导高山灵芝产业,将大堰灵芝种植面积扩大至3村35亩,亩均收益近4万元,相关特色做法获市级领导批示肯定,项目获评宁波市“双百联盟、聚力共富”优秀案例……这些都是大堰镇第十三批市区两级农村工作指导员联村以来取得的业绩。 近年来,大堰镇着眼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坚持以“农好大堰”特色工作品牌为牵引,持续发挥农指员队伍在“资源进村、项目带村、品牌塑村”方面的积极作用,落实项目31个、申请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让许多村落发生了切切实实的变化,为乡村振兴增添了靓丽的一笔。2023年,大堰镇党委首次获评浙江省农村工作指导员先进单位。 第十三批市区两级农指员参观箭岭环境学习中心 2月29日,大堰镇召开第十四批市区两级农指员欢迎会暨第一次工作例会 箭岭村牵线宁波市甬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毛竹碎片加工供应协议 大堰村农指员凌庆枝依托专业技术,引入优质灵芝中草药种植加工产业链 大堰生态文化节吸引八方来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