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伟鑫 见习记者 王怡宁 朱文凯 3月17日,在岳林街道东郊之家,何美蓉道德模范工作室负责人何美蓉主持演讲了一场主题为“不忘初心,感恩社会”的励志公益讲座,59名社区矫正对象参加。 何美蓉从自身公益之路开讲,回忆了曾经克服的种种困难,以及自己因帮扶他人而获得的幸福感,以此来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崇德向善,提升服务社会的道德意愿。 据了解,何美蓉道德模范工作室结合自身丰富的基层志愿服务经验,从2017年开始创新并完善了“社区矫正+志愿服务”的新模式,推动社区矫正对象加入志愿服务团队。每月各安排一次公益劳动和主题讲座,建立集社区矫正、心理辅导功能于一体的志愿模式,促进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推动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年4月以来,该团队组织社会志愿活动90余场,参加人员达到2000余人次,并帮扶困难矫正对象10余人次。通过“社区矫正+志愿服务”组织社区矫正对象积极参与“迎元宵节”“暖心端午”等节日主题活动和“清洁家园”“平安春运”“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有效修复了社会关系,培养了社会责任感。此外,工作室还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辅导和教育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这些举措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加顺利地回归社会,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何美蓉常年坚守在社区矫正的第一道“关卡”,严格保密参与志愿活动的社区矫正对象的身份和材料,开展首次入矫谈话,心连心地鼓励矫正人员克服心理障碍,勇于参与实践服务社会。“我对矫正人员的身份严格保密,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和其他志愿者好好相处,就像朋友一样,彼此都是平等的。”何美蓉表示,志愿服务和矫正工作能够和谐地结合的前提就是放下偏见。此外,为了减少对矫正人员正常工作的影响,志愿活动一般安排在休息日。 “矫正期限满后有几个人会主动继续跟着我们做公益,一起帮扶他人,这是对我们帮扶工作最好的正面反馈,我觉得很感动,也很欣慰。”何美蓉说,通过爱心帮扶活动让有能力的社区矫正对象传递爱心,用善心弥补过去犯下的错误。邬某、杨某、孟某等矫正对象,在何美蓉的影响下,也希望通过爱心捐助活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把这份正能量传递下去,做到帮扶一个人,温暖一家人,影响一片人。 据悉,目前已有3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参与过志愿服务,他们在环保活动中捡拾垃圾,敬老活动中关爱老人,助残助学活动中提供帮扶。这些活动不仅让社区矫正对象感受到了社会的认可,也让他们在实际劳动中体会道德模范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