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越剧节特别报道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A1版
江东戏曲

第A2版
江东剧曲协专版

第A4版
越剧节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宁波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源于一首诗的感动——《大漠骊歌》之由来
罗 瑜
  剧照:裘巧芳饰长孙晟;倪锦锦饰宇文芳。(剧照来自该剧博客)

  无事之时,喜欢在网上翻翻古诗词,通常只是囫囵以过不求甚解。

  一年多前,也是这样四处逛着、翻着。一首诗跃入眼帘:

  盛衰等朝露,世道若浮萍。

  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

  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

  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

  余本皇家子,飘流入虏廷。

  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

  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

  惟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

  第一感觉,这是首和亲诗。可是,纵观史上和亲之作,此诗却显得如此另类。

  再次细读不免鼻间一阵酸楚。我向来不是个容易被感动的人,却为诗文中“惟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一句而泪盈于眼。说不上来那是怎样的痛,沧海桑田后忽觉万事皆空的悲凉与寂寞。

  “余本皇家子”也就是说,她不似王昭君在临和亲前被封,而是真正的皇族之女。诗中,她说,成成败败、离离合合;她说,守不了繁荣之景,一切终归宁静;她说,酒在我的口中是无味的,歌在我的耳中是无声的;她说,我原该是皇家女子,却历经辗转飘流。当我亲眼看到了世事的成败,刹那间泪雨纵横。这就是她的身世,虽寥寥数笔,却足以惊天动地。

  结尾处,原本以为,若展英雄之气,她该如屈原、如项羽般仰天一阙,若抒女儿之叹,也该如昭君、如文姬般琵琶急弦、胡笳悲咽。可她都没有,她说,从古至今这样的事情并非我一人经历,让我感到伤心是和亲远嫁。

  像是一场狂风暴雨之后,万籁无声,唯一孤叶自树端缓缓飘荡而下,那样的无声无息,却又那样的摄人心魄。只为这最后一句,我百度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于是,一个生活在北周动荡年间的末代公主宇文芳进入了我的视野。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宇文芳和这首诗总在夜深人静时反复显现。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越剧题材吗?

  行随意动,我开始着手收集素材。很快,我就发现,关于这段历史的记录真是很少。史料里我甚至找不到与公主感情有过交集的人物故事。

  再次研读那段历史,又一个人物跃然而出——长孙晟!

  长孙晟:北魏皇族之后,在北周末年奉旨护送宇文芳和亲。其留驻大漠数年之久,是个名副其实的突厥通(剧本以大漠代替)。在之后的公主复仇之战中长孙晟以其通晓突厥的优势,因地制宜,大败敌军,终护得中原安定。

  长孙晟文韬武略,气宇非凡,在大漠更为后人造就了“一箭双雕”的经典。同时,长孙晟的一生横跨周、隋、唐三代,唐建制虽在长孙晟死后,但作为唐高宗李世民之岳丈,长孙晟在死后还是得到了荣封。当然这荣封不仅仅只是因为他的一双儿女。

  再搜资料,再吐血。史书上,关于这两人的描写只是送亲路上短短几句。野史、旁史再加自编史。终于理了一大堆备用资料出来。

  刚动笔不久,却意外发现有个宝宝来凑热闹了。于是,带着宝宝,开始了我漫漫的大漠征程。稿成之日腹中宝宝已近八个月,兴匆匆发越越(编者注:越越为编剧朋友“越女剑”)过目。

  越越看后建议我把本子给省剧协主席看看,当时口上说好,心里却想着,越越一定是疯了,人家省剧协主席、文联书记的身份,会给咱一小戏迷审剧本?

  怀着去讨点指导意见的初衷,越越将本子转交给了剧协黄书记……与剧协、与嵊越的合作便由此开始!

  一年间,改了十余稿,为裘巧芳重点塑造长孙晟。转换角色的过程太痛苦,所幸,有黄书记全程关注、全程指导,有越越、柳儿支持鼓励,还有我家宝宝日夜陪伴,那纠结的案头时光一晃而过。  

  重定剧目也充满痛苦,大漠将军、将军令、大漠遗恨……皆不得中要害。终于,有一天灵光忽现——《大漠骊歌》,就是它了。

  (罗瑜, 《大漠骊歌》编剧,戏迷,宁波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报资讯 |联系我们|网站律师|设为首页
Copyright(C) 2001-2008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87654321 宁网广告(87682306)
技术支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
   第A1版:江东戏曲
   第A2版:江东剧曲协专版
   第A4版:越剧节特别报道
大江南北千余越迷“争霸” 宁波7选手上榜
源于一首诗的感动——《大漠骊歌》之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