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江东戏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江东戏曲

第A2版
江东戏曲

第A3版
江东戏曲
 
标题导航
宁波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1年8月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奖贵妃”七十一

  在这次展演的金奖名单里,江东区文联选送的京剧《贵妃醉酒》赫然在目。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主演、江东戏剧家协会会员俞文绮老师已是71岁高龄。

  说起此次得奖,俞老师很谦虚,她说:“一台好戏,靠一两个人是弄不好的。成功,靠的是整个团队。”

  是的,红花需要绿叶扶。如果没有镇海京剧联谊会的票友为她配戏(2个太监、8个宫女),这戏自然唱不成。而后来演出要把宫灯、掌扇、香炉、扶节等道具从镇海运到宁波,是江东区文联领导为他们解决了车辆问题。没有道具,这戏也唱不成。

  不过,红花感恩绿叶扶。为了让票友们免于奔波,俞文绮和老伴朱慧文(著名京剧演员、导演)乘公交到镇海和票友们一起排练,一个来回要两个多小时。这个戏排了四次,他们也跑了四次。

  从小受父母熏陶喜欢上京剧的俞文绮,因为读书和工作期间都没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好好投身自己爱好的京剧。十几年前,退休后的俞文绮开始正式“下海”,学起京剧。有老伴这个“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她学京剧一开始就是高起点,高标准。除了教唱,老伴还教身段,两位老人把客厅当作排练教学的课堂,其乐融融。

  虽是老伴,要求却比一般老师来得高。不光要会唱,还要求每次演出都要比上一次好。为此,每次演出,不是老伴就是朋友给她录好像,完了再认真观看,仔细琢磨,逐一改正、提高。也正因为有录像这面镜子,俞文绮的《贵妃醉酒》也是越唱越好,越唱名气越大。大大小小的演出,前前后后加起来已超过40多场。其中最让她难忘和感到荣耀的是,该节目曾代表宁波市参加过中央台11套《过把瘾》栏目演出。

  正是因为有如此丰富的演出经验,所以俞文绮才能在舞台上具有专业演员的气场,对舞台的驾驭能力也才能超出常人。但即便如此,朱老师对她的要求还是没有一丝放松。初赛后,朱老师就对她说:“你好久没演了,有点挺肚子,要马上改过来!”此外,还有口形和咬字等问题,都是差一毫厘也不放过。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俞文绮每天要跟着伴奏练唱1个小时以上,圆场连跑数次,每次坚持5分钟。为了不让肚子挺出,她连走路都不敢松懈,紧收小腹。

  不光是老伴对她严,她自我要求也不低。“爱好,爱好,爱了就要做好!”为了能做好自己的这份爱好,这么多年来,她几乎天天都要练唱、跑圆场,这恐怕连年轻票友也要汗颜了吧!也正是因为这样长期的严格要求和训练,俞文绮才能在连很多专业演员都唱不动的71岁高龄仍然能唱得动,并唱得如此动听。

  这回参赛,宁波大学也选送了《贵妃醉酒》一折。年轻的学生们一听说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婆”,自信满满。不过,俞文绮一开腔,他们也佩服得连连点头。

  说起自己演唱的特色,俞文绮说了四个字:“字正腔圆”,通过“字正腔圆”来体现梅派的味道。这个听上去算不得什么特色的特色却是简单中蕴含真义。对于南方人来说,“字正腔圆”已不容易,如果有一点点的乡土口音夹杂其间,就会很不好听。她说,这也是靠老伴的一次次纠正。而从小的熏陶让她唱起来特有韵味。

  金奖贵妃七十一,祝俞文绮这位“高龄贵妃”身体健康,并让“贵妃”年纪年年“高升”!         (陈冬冬)

  图为俞文绮在此次戏迷展演中的剧照。

  (王裕民  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报资讯 |联系我们|网站律师|设为首页
Copyright(C) 2001-2008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87654321 宁网广告(87682306)
技术支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
   第A1版:江东戏曲
   第A2版:江东戏曲
   第A3版:江东戏曲
   第A4版:江东戏曲
宁波市“相约梨园”首届戏迷折子戏展演江东斩金夺银
花絮
“阎惜娇”对我是一个大挑战
“金奖贵妃”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