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静雅 余姚记者站谢敏军)送孤寡老人上医院加5分,捡到包裹交还失主加4分……昨天,余姚市牟山镇狮山村村民卢浙栋凭借91分的道德积分从余姚“道德银行”获得10万元信用贷款。在余姚,已有28个村推行“道德银行”,211户“好人家庭”像卢浙栋家一样获得利率平均打8.5折的创业贷款,贷款总额1000余万元。 “不仅要让‘精神富有’的人感到光荣,还要帮他们实现‘物质富裕’,进而形成争做好人的风气。”余姚市文明办副主任李军说,余姚“道德银行”与一些地方仅将道德量化“储蓄”在光荣簿上的方式不同,在表扬的同时还要奖励,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就是奖励好人的方式之一。 “道德银行”是今年5月由余姚市文明办和农村合作银行共同推出的。凡月平均道德积分80分以上且有创业项目的家庭都可向该市农村合作银行申请贷款。该行参考道德积分确定放款额度,最高20万元,如家庭成员中有被评上市级及以上道德模范的可放宽至50万元。道德积分由“行为文明”、“热心公益”、“诚实守信”、“邻里团结”等组成,由村民小组初评,村级评委会评审并公示高分家庭,最后由乡镇(街道)评委会审核。 最早推行“道德银行”的临山镇邵家丘村三成家庭办有小企业或做小生意,资金短缺一直困扰着他们。推行“道德银行”7个多月来,有13户凭借道德积分获得贷款。开办五金加工厂的王国军拿出一张卡高兴地说:“授信额度20万元,进货时刷一下,货卖出再还上!” 高兴的还有该村党总支书记黄宝康。半年多来,邵家丘村没发生一起邻里纠纷,村民争相热心助人,还为单亲儿童基金会捐款11.3万元。“道德积分低了,面子上过不去。”该村村民张昭夕虽不需要贷款,也对“道德银行”叫好。 同样欣喜的还有该市农村合作银行业务部经理汪桂鑫。他说,余姚个私经济发达,农户对小额贷款需求量很大,但农房由于产权关系无法抵押,担保人也难找,农户抵押或担保贷款都较难。《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虽规定可凭“恪守信用”申请贷款,但以往银行对农户不了解,放贷有顾虑,现在有了道德积分,可以安心放贷了。 几天前在宁波调研社会管理创新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毛寿龙说,社会转型期政府对道德风尚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余姚“道德银行”是政府主导建立的道德绩效和奖励平台,既解决了农民贷款难,帮助农民实现了口袋富裕,又弘扬了向善的力量,鼓励农民脑袋富有,可谓一举两得。 短评 一举两得的创举 张 弓 余姚市建立“道德银行”的做法,堪称一举两得。 “道德银行”运行7个多月,它的效益已明显呈现。通过给“好人家庭”以优惠贷款的方式,引导农民争做有道德的好人,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一大推进。同时,通过给“好人家庭”以无抵押、无担保、低息的贷款方式,解决了农民创业中的一大难题———“贷款”,使他们在创业致富的路上可以走得更顺利些。 “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省党代会提出的全省奋斗目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而举行的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再次把“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作为今后的努力方向。要实现“口袋富脑袋也富”,难度不小。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的任务更加艰巨。现实的农村生活中,不仅存在物质上过大的贫富差距,道德层面的“贫富”差距也不小。缩小精神上与物质上的现实差距,政府要做很多事。余姚市找到了一个好办法,把推进物质富裕与促进精神富有有机地融入“道德银行”这一载体之中,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成效。 宁波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我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路径之一,是创新驱动。创新是各个领域都要重视的事。特别希望看到像余姚这样有双重甚至多重效益的创新行动,让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快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