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溪口民国墨痕》皆为民国名人的手迹,是历史类书籍;再一看,其内书法佳作迭出,印章精品纷呈,又似为艺术类书籍。 本书辑集了民国时期50位名人的130余件手迹,并配有手迹主人的人像和简介。从内容上看有题词、公函、信札、手稿、任命、寿联、挽联、像赞、墓志铭等,涵盖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它们所记录的往来交游、公务私情,大多原真地保留了历史的本来面貌。如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前夕致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和廖仲恺的辞职信,反映出蒋的思想脉络和国民党内的人物关系。再如,蒋介石在日记中亲笔记述的他们夫妇皆愿终老溪口,生则同乐、死则同穴等内容,为近几年蒋日记公开后,才得到确认的第一手史料。纵观全书,许多手迹内容,未见于以往史志记载,诚可补史志之阙,填研究空白。 同时,为力求本书的史学学术价值,我们对每件手迹都作了必要的注释,对重要手迹还加以解读和阐述,给读者一个较为完整的背景信息。约略三分之一的手迹,恰是我们在民国历史云烟消散后,首次在民间发现并摭拾的。而部分手迹的解读和阐述,则仰仗了蒋介石日记等权威史料,以及民国史研究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重新考订或存疑。为了存史、证史的需要,辑存书中的很少一部分手迹,带有隐恶扬善的溢美之词,这就需要读者用科学的社会历史观,既审慎又淡然地对待。正鉴于此,一些公众理解难度较大、史学家仍在研究阶段的手迹,不予辑存于本书之中。 不能把手迹简单看作是书法作品,并不是说它没有书法的审美价值了。手迹确有史料和书法艺术的双重价值。与读者印象中的大多数枯燥乏味、专业性强的历史人物手迹读本大有不同,《溪口民国墨痕》中约七八成手迹,我们完全可以视作书法作品。其中相当多手迹的主人,虽为民国时期军政要员、商界达人,而书法也是各具神韵。在本书中,“民国书法四大家”———谭延闿、吴稚晖、于右任、胡汉民留存于溪口的手迹,多有收录。像谭延闿手书的《哭母文》、《蒋肃庵先生墓志铭》,吴稚晖的《蒋金紫园庙碑》等,称之为“法书”,并不为过。说到于右任,还得提到沈尹默。在民国书坛,他俩有“北于南沈”之盛誉。当年刚出道的蒋介石,延请沈尹默为病逝的生母献墨《蒋太夫人墓志铭》。这件作品,已被后人视为沈的早期代表作之一。 印章诚为书法有机组成部分。本书中,民国名人的多数手迹钤有印章,此外我们还特地收入部分主人艺术性强的印章。因了主人的社会地位,当年这些印章多为民国时期治印名家所镌。考证出处,竟有诸乐三、钱君匋、金铁芝、邓散木、谈月色之手笔,他们的作品,章法会心,刀笔精当,大有艺术之意趣与情趣。而今墨痕与印存,在书中互为照应,各臻其美。 墨染纸载的历史名人手迹,乃历史遗存之中的一款“易碎品”。岁月不居,而墨痕渐淡。本书为奉化民国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完成了一次新的尝试;又因了溪口在民国史中的特殊地位,读者也可把本书看作那个渐行渐远时代的一个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