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化布龙传承人陈行国向“非遗小卫士”传授技艺
|
|
“非遗课堂”上印尼学生学做风筝
|
|
“非遗课堂”上市民学习金银彩绣 |
|
四明内家拳传承人夏宝峰向学生传授拳艺
|
|
端午节市民学习面塑技艺
|
周燕波/文 一段哀婉动人的戏曲,流淌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血脉;一件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闪烁着华夏儿女创造社会文明的灵慧之光;一种相传几百年的民情风俗,则是我们先祖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逐渐梳理、规范出来的礼仪程式。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珍宝俯拾皆是。同样,在宁波这块物产丰富、人文荟萃的东南宝地上,也孕育了众多的文化明珠:金银彩绣、朱金漆木雕、十里红妆、泥金彩漆、宁波走书、宁海平调、奉化布龙、余姚土布……据市文化馆资料显示,全市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21项,省级“非遗”79项,市级“非遗”179项,县级“非遗”520多项。它们构筑起一座璀璨夺目的宁波文化宝库。 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主编高小康在一次“非遗”研讨会上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的,其实是一种精美的生活。非遗保护的是人的技艺、手工的技艺、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情趣,也就是保存过去生活中的那种精美,那种生态。”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同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启动实施。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宁波的“非遗”保护也同样走过十年历程。市文化馆副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孔燕感叹道:“十年前,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就连我对‘非遗’这个名词,也是感到十分陌生,感觉非物质文化遗产说起来好拗口。可是如今,大家说起‘非遗’就感到非常自然、熟悉了,不会再感到那么陌生、疏远了。”从孔燕的话语中也可以侧面了解到,这十年来通过各级文化、教育部门、民间社团及传承人的共同努力,“非遗”———这个在十年前对国人而言显得十分陌生而费解的词汇,如今正逐渐从专家学者的书籍讲卷中走向社会,融入百姓的寻常生活…… “非遗”展会: 让百姓重温过往岁月 2013年10月5日,在新开业的宁波文化广场,由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首届阿拉非遗汇”拉开帷幕。这是一场向市民集中展示优秀“非遗”项目的文化盛会,舞龙舞狮的来了,摔跤木偶戏来了,还有慈城的水磨年糕、宁波的缸鸭狗汤团、杭州的张小泉剪刀和王星记扇子……这些传承百年的老字号也来了!看着这一幕幕小时候曾经那么熟悉、亲切的场景,很多人似乎感觉时光倒流,又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重温了儿时生活的记忆。 当天,在文化广场上,天空不时地飘洒着丝丝细雨,可初秋的寒意仍挡不住汹涌而来的热情市民。观众一边看一边啧啧称奇。很多孩子看着那些造型可爱、栩栩如生的手工玩具,忍不住手痒痒,跟着传承人学起了制作纸风车、捏面人、棕叶编动物这些传统手工活。也有一些市民体验了一把做年糕、磨米粉等民俗活动的乐趣。一些上年纪的市民感叹道:这些都是老底子的宁波风俗啊! 孔燕介绍说,为了让市民有更多机会享受这样的“非遗”文化盛宴,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等部门借庆祝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日等机会来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开辟老百姓接触“非遗”、亲近“非遗”的多种通道。比如,春节、元宵节推出猜灯谜活动;清明节推出做风筝、放风筝活动;端午节推出包粽子、做香袋活动;中秋节推出曲艺专场演出等。通过这些主题活动,“非遗”传承人借机与广大市民拉近距离,向普通市民展示或传授技艺。文化的传承,心灵的滋养,情感的交流,就在这样一场场的“非遗”盛会中得到体现。 在2013年的端午小长假里,江北万达广场人气暴涨,一场以“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为主题的端午节活动,让20余万市民再次感受了宁波“非遗”的魅力。下午2点的演出,满头银丝的老先生、老太太从中午12点开始就坐在台下等候,舍不得离开一步。好多观众表示,能在家门口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地方戏,这样的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前来表演的戏曲传承人也被观众的热情所感染,演得格外认真、投入。 “非遗课堂”: 百姓学习“非遗”技艺的平台 “非遗”保护的是什么?有文化学者指出,“非遗”在很大程度上保护的是人的技艺、手工的技艺。因此,如何把我们老祖宗留传下来的精湛手艺再一代代传下去,是“非遗”保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宁波市的“非遗课堂”无疑是一个很具创新又实用的活动平台。 2013年3月31日,正是春光明媚的大好时节。在梁祝公园内举行的一场 “风筝制作技艺培训”拉开了2013年“非遗课堂”公益培训的帷幕。据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主任竺蓉介绍,开办“非遗课堂”公益培训,旨在为老百姓搭建一个了解与亲近“非遗”、体验与学习“非遗”的平台。“非遗课堂”课程内容丰富,除了一些已快被人遗忘且难觅踪迹的民间娱乐方式外,还有风筝制作、内家拳、金银彩绣、宁波菜烧制技艺、奉化布龙表演等。 由于是公益培训,因此市民参加“非遗课堂”没有门槛,只要有兴趣,就可凭免费入场券入场听讲、学习。每当报名信息在网上一公开,报名热线就响个不停。短短几天,一个月内的培训班名额全被抢光。有的还上演“全家总动员”,一家五口把所有的培训课目报了个遍,扶老携幼场场赶到。 竺蓉介绍说,“非遗课堂”的举办,还催生了一批忠实的“粉丝”。这些人还特意组建了一个QQ群,群友多的时候有近200人,大家在网上互相分享信息,交流学习心得,成了一群志趣相投的好朋友。群里有一位妈妈是“非遗课堂”的超级“粉丝”,风筝制作、金银彩绣、内家拳培训……几乎每堂课她都带着孩子过来学习。这位妈妈说,比起外面一些什么奥数、英语之类的培训班,带孩子来参加这样的“非遗课堂”更有意义。因为孩子接触、了解了这些“非遗”,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了内涵素质,同时通过学习这些传统手艺,增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可谓收获多多。 对“非遗”保护工作者来说,更令人欣喜的是,以往参加“非遗”公益培训的学员,以社区里的退休老人居多,而现在前来听课、培训的学员队伍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身影,一些80后白领也纷纷挤进了课堂。他们乐意利用业余时间来参加相关培训,借此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宁波地方民俗历史的了解。尤其像宁波菜烹制这类实用性较强的培训课,更是受到他们的追捧。课堂上,他们一边睁大眼睛看着台上传承人陈效良大厨烧菜的一举一动,一边还在笔记本上飞速记着各道菜的配料、火候等细节,回到家后按大厨的指示步骤实际操作。 记者从市文化馆了解到,如今这样的“非遗课堂”在全市已经遍地开花,而且地点也不再仅局限于文化馆场所,而是走进社区,走进军营,走进校园……2013年,全市“非遗课堂”共开课时650小时,培训学员1.5万余人次,其中最受欢迎的宁波菜烹制技艺一门课程就连办3期,培训学员近百名,然而还是不断有市民要求再增加培训课时。 “非遗”进校园:老树新枝叶更茂 每逢周三下午,江东东柳街道太古城社区居委会主任罗慧就会匆匆走向宁波四明中学。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去接自己的孩子,其实,作为江东区刺绣传承人的她,去学校的一个目的就是给中学“刺绣社”的30名学员上课———一针一线地教他们学刺绣这门古老的民间技艺。 在四明中学像这样的“非遗”选修课还有好几种。据该校校长张业民介绍,为了对接省教育厅提出的新课改要求,学校在设置选修课目时有意识地陆续引进了一些“非遗”项目:如太极拳、剪纸、刺绣、茶艺等。本来还担心这类课目会遭到90后学子的冷遇,结果报名情况让老师们出乎意料:网上报名一开始,好多同学纷纷“秒杀”,把这些“非遗”选修课一抢而光。 学刺绣这种针线活的,应该是清一色的女孩子吧?令记者大感意外的是,“刺绣社”里居然还有4名男生!据四明中学团委书记余献红介绍,这几名男生悟性很高,加上学得认真,成绩一点也不比女生逊色呢。 她的说法也得到了传承老师罗慧的证实。罗老师说,现在刺绣社的社长就是由一个叫王哲的高二男生担任,小伙子学得很刻苦,也很耐心。要知道,学刺绣看似简单,其实学起来非常繁杂,最大的考验就是需要耐心和定力。比如绣一片叶子,至少要配五种以上颜色的丝线,绣一朵花,稍微复杂一点的可能要配二三十种颜色的丝线,这样绣出来的花和叶子才会显得色泽饱满,层次丰富,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因此,对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来说,学这样的技艺实属不易。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王哲如今学会了打样、描图、配色等基本功,也能独立完成花鸟虫鱼等图案的绣作,现在他和其他几位同学的作品已被校展览室收藏。王哲说,通过学刺绣,他慢慢地改掉了原先粗心、急躁的习性,学习上也能更静得下心了。 张校长说,看到学生们对“非遗”选修课如此热情,学校考虑再引进一些“非遗”课目,比如奉化布龙、腰鼓等,以便让更多的学生来学习和传承这些“非遗”项目,促进学生爱国、爱乡、爱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 据鄞州区文化馆副馆长陈素君介绍,鄞州区现在已有31所学校成了“非遗”的传承基地或教学点,而且这些学校的“非遗”教育均搞得有声有色。比如,五乡镇中心小学的“四明内家拳”、塘溪镇上城小学的“竹编工艺”、古林镇蜃蛟小学的“彩线刺绣技艺”、姜山镇实验中学的“泥塑技艺”等。 每天清晨,在鄞州区五乡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1000多名学生穿着黄色的练功服,齐刷刷地练起了四明内家拳,一招一式,有板有眼,那场景颇像一场武林大会。据校长李凌辉介绍,2009年,学校把省级非遗项目“四明内家拳”引入校园,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夏宝峰亲自向师生传授拳术。学校把“内家拳”列为课间操内容,而且还把这套拳操编入了校本教材。现在,全校所有师生都学会了内家拳,甚至很多家长也跟着孩子一起学会了。舞拳推掌,呼气运息,孩子们练内家拳既增强了体质,又吸收了内家拳传统武术文化的精华。2012年,五乡镇中心小学被正式授牌为省第二批“非遗传承基地”。 像四明中学、五乡镇中心小学这样把“非遗”引进校园,打造特色教育的学校如今已呈星火燎原之势。据市文化馆统计,全市现有超过20%的“非遗”项目已在幼儿园、中小学、大学校园内“落地生根”,内容涉及民间口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8个类别。 此外,市非遗保护中心还面向小学生举办讲座、观摩、展示、展演等活动,还在暑假期间推出“非遗小卫士”培训活动。目前,已有数千名“非遗小卫士”活跃在宁波的非遗保护领域。他们是“非遗”传承的未来之星。 90后小工匠:民间老工艺找到新传人 泥金彩漆、金银彩绣、骨木镶嵌、朱金漆木雕……这些民间工艺是宁波历代匠人心血的结晶,也让宁波地方文化瑰宝大放异彩,得以在中华艺术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些传统手工艺长久以来都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得以薪火相传。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在现代生活中渐行渐远,当许多身怀绝技的艺人步入老年时,这类“绝活”往往因找不到新的传承人面临凋谢、消亡。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非遗保护中心专家田青说:“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传承的希望在于年轻人。在宁海,国家级“非遗”项目泥金彩漆的传承人黄才良对此深有体会。很多年前,他一直为找不到这项手艺的接班人感到担忧、苦恼,现在,他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了。因为,如今在他的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里,活跃着一群年轻人的身影,他们就是从宁海第一职高泥金彩漆班毕业的学生。 说起这批年轻的弟子,黄才良感慨万千。他说能够让年轻人加盟到他的泥金彩漆事业,说起来也算机缘巧合。2007年,在宁海县文广新闻出版局的牵线搭桥下,宁海第一职业高中与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携手合作,首次在学校创办“泥金彩漆技艺”培训班,聘请黄才良及另一位传承人陈龙面对面传授技艺。 六年培育,终于结出甘甜果实。如今“泥金彩漆班”共培养出200多个毕业生。经过考核择优录取,陆陆续续有19人进入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专职从事泥金彩漆工艺。大浪淘沙,目前仍有7人留在黄才良身边坚守泥金彩漆的梦想。 箍桶、批灰、上底漆、描图、捣漆泥、堆塑、贴金、罩漆、上彩、修边、挖朱……完成一件泥金彩漆作品,往往有二三十道复杂、精密的工艺流程。学会这手绝活,需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这对如今活泼、好动的90后孩子来说是严峻的考验。有的孩子受不了这种苦半途退出,有的虽然学会了但因受不了匠人的寂寞改行了。 不过,令黄才良感到欣慰的是,他还是从中找到了不少好苗子。他告诉记者,现在公司里拥有了王占魁、胡亮亮、王群等一批年轻的技术骨干,他们对泥金彩漆的一整套工序都已稔熟于心,均能独立完成工艺作品。如果再经过五到十年的锤炼,他们的技艺有望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黄才良说,有了这批年轻的新传人,他心头的石头总算落了地。现在,公司里泥金彩漆产品订单不断,销量年年看涨,前景相当美好。 “非遗”保护传承中的喜与忧 宁波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11年,宁波非遗保护“三位一体”(“非遗”项目、传承人、传承基地三者捆绑保护)的创新模式曾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作为经验交流推广,并受到文化部领导的高度肯定。目前,我市已建成“非遗”博物(展示)馆50余家,其中鄞州区20多家“非遗”博物馆更是成为一大亮点。宁波各级政府也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非常支持,全市年度“非遗”保护资金958万元。2013年开始对每个“非遗”保护示范项目每年补贴10万元。 然而,记者在采访调查时了解到,全国“非遗”保护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在宁波也多多少少存在。这问题主要是在一些基层,一些乡镇或村干部很少从文化建设的角度上去认识和推动“非遗”保护工作,更多地把“非遗”当作一块开发旅游资源的金字招牌,因此,造成“申报时热热闹闹,保护时冷冷清清”的局面。还有一个是对传承人保护、监督制度还不够健全。鄞州区文化馆副馆长陈素君说,他们曾经在对区里传承人的一次走访调查时了解到,其中有一位传承人居然已过世许久,有一位传承人得了老年痴呆症,还有个别传承人竟然搬迁到异地生活了,传承工作自然中断。这对当地的“非遗”传承带来很大影响。 “非遗”保护和传承面临的另一个困境就是“冷热不均”。陈素君说,有些“非遗”项目因为实用性强,与现代生活理念贴近,因此传承和推广相对容易,比如四明内家拳,因为能强身健体,很受老百姓欢迎,所以,学习打内家拳的人也越来越多。而有些“非遗”项目因观众欣赏口味的转变日益遭遇冷落,比如唱新闻、宁波走书等地方曲艺,现在喜欢的听众就寥寥无几,要找到接班人更是难上加难。还有一些“非遗”项目专业性很强,传授非几天几月就能完成,需要下多年苦功,主要表现在传统戏剧和传统工艺类。过去唱戏、当匠人是许多人谋生的路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算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或爱好,许多家长也不愿让孩子去经受这种学艺的艰苦,因此,这也给此类“非遗”传承带来难题,个别项目如今陷入濒临失传的困境。 (本版图片均由市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