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1月06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无围墙政府”靠什么

  □王学进

    上月5日早上,在云南省绥江县委、县政府综合办公楼,一个背背篓的男人和一个戴着花头巾的妇女,直接进了电梯,没人盘问或让他们出示证件。原来在绥江县,全县所有党政机关没有围墙,人们到机关办事不会被询问,也不需要登记就可以走进包括县委书记在内的任何一名干部的办公室(1月5日《中国青年报》)。

  人民政府的大门理应向人民敞开。建设“无围墙政府”顺应世界潮流,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宗旨,理所当然受到了民众的欢迎和赞赏。此前,就有报道说杭州市余杭区、乌鲁木齐市、山西长治市以及陕西咸阳市、府谷县等地政府部门拆除了机关大院围墙。不过,还应认清一点,即拆了围墙并不等于就建起了“无围墙政府”。用绥江县委书记杨淞的话说就是,“拆掉机关的围墙容易,拆掉干群间这堵‘心墙’却困难重重。”此话也可理解为,拆除有形的墙易,拆除无形的墙难。

  杨淞所说的“心墙”,其实就是指干群之间长久彼此互不信任形成的隔阂。2011年3月25日,当地发生的一起群体性事件,让绥江县领导领悟到,政府要想取信于民,消除群众误解,必须改变单一的行政决策模式,着手建设“无围墙政府”,一手拆除机关大院有形的墙,一手拆除横亘在干群之间的“心墙”。

  如何拆除这堵无形的“心墙”?绥江县给出了很好的答案,那就是着力破除“四风”,树立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政风,深入基层,干部进村入户,与困难群众结对认亲,建立挂钩帮扶制度,采取“未听取群众意见的事项不决策、未经群众讨论的事项不决策、群众不同意的事项不决策”的工作方法,逐步建成了名副其实的“无围墙政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