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一床难求,社区医院床位却大量闲置。如何破解这一全国普遍存在的难题?鄞州的做法是建立纵向医疗联合体,将大医院的人才和技术双双下沉至全区24家社区医院,提高基层医疗水平,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大医院的专家级诊疗。 构建纵向医疗联合体,使优质医疗资源从大医院下沉到社区医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一种是社区医院病区由大医院整体托管。鄞州第二医院派出4名医生、5名护士常驻姜山社区医院的内科病区,与该科4名医生组成一个医疗团队,分成3个小组,由驻点医生任组长,形成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带教模式。集士港社区医院的外科病区也由鄞州第二医院整体托管。 另一种是松散型托管。横溪社区医院和鄞州人民医院在呼吸内科开展合作,各派1名医生常驻对方医院。其中,鄞州人民医院派出的1名副主任医师全权负责横溪社区医院呼吸科病区医疗事务。石碶社区医院与鄞州人民医院也建立了类似的松散型托管关系。 为确保大医院骨干医生“下得去、留得住和用得好”,我区在全市率先建立区域内城乡卫生人才统筹管理机制。下派人员驻点,半年轮换。三五年内使“上招下用”人员增加至48名。 让我觉得开心的是纵向医疗联合体的建立初步实现了病人、医院和政府的三赢局面。在鄞州二院整体托管两个月后,姜山社区医院内科出现跨越式发展———共收治各类病人151名。这些病人中,危重病人20名,好转率在85%以上。以前,这类病人基本上转大医院,很少在当地治疗。 这不仅盘活了闲置的基层医疗资源,还使医疗费用持续下降,居民得到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