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国内国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1月18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粮液公车拍卖引发震动

将人们目光聚集到国企“三公”消费上

  据新华社成都1月17日电 343辆公车拍卖、2500元封顶补贴、1700多名省内外买家参与竞拍、全国各地媒体记者蜂拥而至……国企五粮液集团日前启动的公车改革,再次将人们目光聚集到国企“三公”消费上。

  国企车改第一拍

  拍出各方褒贬

  2014年1月2日,五粮液集团委托四川省天意拍卖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2014年1月11日至14日,将对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和股份公司所属的340辆公车进行拍卖,只保留200辆必需的生产用车、生活用车、特种车和少数接待用车。

  经过1700多名省内外买家4天的公开竞拍角逐,最终共有324辆车被顺利拍出,成交额3003万元。另外19辆车因手续或车况问题撤拍、流拍。

  根据五粮液集团的车改方案,刚刚结束的公车拍卖还仅仅是该集团公车改革的第一步,春节之后还将继续启动其下属子公司的公车拍卖。取消配备公车的业务干部和集团高管分别将获得每个月不超过800元至2500元用车补贴,并以实际票据为具体补贴依据,差额部分将由个人承担。

  五粮液这一拍,引发的震动出人意料。很多人认为,“国企车改第一炮,五粮液带了好头。”湖北省政协常委、公车改革专家叶青认为,“一场拍卖一举两得:一是符合中央的要求,二是抢先试点。按目前全国车改的进度来看,轮到国企车改大概要一两年,但是五粮液主动做了,就应该肯定。”

  然而,质疑之声也同样不绝于耳:仅五粮液一个企业就有300多辆公车拍卖,国企公车浪费有多少?企业公务用车为何配备豪华座驾?0.25万元-48万元评估价是否低价处置国有资产?内部员工参与竞拍会否将改革演变为内享的饕餮盛宴……

  五粮液这一拍到底震动了谁?

  “尽管作为国有企业,这次车改显露出五粮液集团过去在公车消费中存在超配和浪费,但其主动而公开透明的改革勇气和决心值得肯定和赞赏,对五粮液来说将是很大的节约,而且是长远的节约。”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员胡光伟说,只是对于那些今天仍然存在严重的三公浪费的国有企业、政府机关来说,五粮液的主动车改都如芒刺在背。

  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刘献认为,五粮液车改把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歪风给“晒”了出来、改了下去,这是迟早的事,“国企本姓公,不能成为改革盲区。”

  五粮液都“拍”了,央企何去何从?

  据了解,五粮液此次公车改革,每年至少可以节约1500万元的养护成本。

  1500万元,对于一个年销售达数百亿元的白酒行业翘楚来说,或许只是九牛一毛。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每一分钱都没有挥霍的理由。

  “机关公车近年来被‘双18’限住了,豪华高档的不多,但国企公车购置失去监管,而且企业往往还有很好的买好车的‘幌子’,比如企业形象、业务需要等,导致了老总想坐什么车,就敢买什么车,使用环节更加无从监督。五粮液公车问题都已经通过这次车改‘晒’出来了,其他国企的车辆奢侈浪费引人关注。”叶青说。

  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马国贤说,国企公车泛滥,豪华奢侈成风,其实就是“病灶”,应该作为改革突破口,要通过有效立法让国企的账目更透明,让国企乱花钱的手得到监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