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制图:金雅男 |
本报记者 黄剑跃 提 要 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同质化严重,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亟需突破的瓶颈。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目前我市已成立六家联合社,联合社在资金互助、风险共担、营销渠道共享等方面已经初显效果。 专业合作社遭遇成长的烦恼 由于进入的门槛不高,我市农民合作社普遍存在规模偏小,缺资金、缺人才、缺管理、缺市场,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鄞州区2012年的一项调查发现,该区合作社同质化严重,一个乡镇往往集中了多个同类型的合作社,甚至有个乡镇同时出现5家果蔬合作社。同类型合作社的过度集中,容易导致合作社规模小、管理弱,同产地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程度存在不规范现象,比如财务管理、账务处理不规范,社员资格不规范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成立过程中颇费了一番周折,营业执照和信用代码证等相关材料需要一次次补充,究其原因,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日常运作不规范所致,有些合作社甚至连个会计也没有。 与此同时,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品牌效应不强,营销渠道比较单一,缺少市场话语权。不少合作社社员只有二三十个,经济实力也普遍偏弱,导致合作社对社员的带动和服务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有的形同虚设,具体表现是合作社没有实现或没有全部实现“五统一”服务,即统一生产资料采购、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销售服务。 多种类型联合社悄然出现 如果说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将同类种植户、养殖户组织起来,变“单打独斗”为“抱团赚钱”,那么,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通过更高一级的“抱团”来拓展市场。据市农业局不完全统计,目前慈溪、奉化、鄞州、余姚等地已组建六家专业合作社。 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开展合作与联合,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登记行为,我省在去年7月专门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登记管理暂行办法一“出炉”,慈溪市新浦等地5家专业合作社,每家出资30万元,在宁波率先成立了慈溪紫藤葡萄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随后,宁波市首家畜禽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慈溪市和润畜禽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成员包括慈溪市7家专业合作社。 同上述两家同一类型合作社组成的联合社相比,余姚市首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余姚市舜合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成员要广泛一些,由余姚市舜果杨梅、舜南毛竹、鹿亭高山竹笋、甬舜植保、临山植保、马渚渔业等6家不同类型专业合作社共同以货币形式出资成立。 去年年底,宁波甬佳生态稻米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鄞州工商分局成功登记注册。这个联合社由鄞州、北仑、宁海、奉化等地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宁波长泰农业组成,是宁波市首家跨区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联合社提升市场竞争力 “咱们组成联合社,就从‘小帆船’变成了‘大航母’。”说起慈溪市和润畜禽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慈溪市三北振慈禽业专业合作社社长范伟达说,原来是赶新潮似地组建联合社,没想到效果这么快就体现出来了。 1月9日,慈溪市和润畜禽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7家成员单位负责人碰了个头,发现尽管去年以来畜禽市场一直很不景气,但是各家成员单位日子基本过得还不错。 联合社资金互助的优势是最早体现出来的。由于畜禽养殖所需的资金流量比较大,单个合作社难免会出现短时间的周转不灵情况,这时候其他现金充足的合作社就可以前来救急,每家凑个几十万元资金,立马解决问题。 另外,原来联合社成员之间养殖的品种有重叠,现在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养殖品种,不再像以前会出现面对面竞争的局面。合作社之间也可以共享畜禽销售渠道和原料进货渠道,成本大大降低,市场面却更广了,也让合作社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余姚市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舜合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可为社员提供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统一销售,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综合服务,将更好地发挥资本、技术、市场等要素的集聚优势,实现成员社之间优势互补、品牌共用、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农户抱团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合社不应是农民合作社的简单组合,而应是农业产业化的推动者、农业科学技术的服务者和绿色农产品的提供者。在宁波,联合社毕竟还是新生事物,今后,农业部门会加强引导和规范力度,让联合社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服务更多的宁波农民。 延伸阅读 联合社可享受优惠政策 由5家以上规范化合作社联合发起设立,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且规范运行一年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可享受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同等政策,市财政给予每家5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对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符合服务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建设、品牌培育建设等内容的提质工程项目,经市立项并通过验收,由市、县财政按实际投入审核数50%的比例予以补助,市、县财政一次性最高补助额度为70万元。 除了农业部门外,我市其他相关部门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和资金补助。 三分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社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我市19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有668家建立了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和安全检测体系,25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认证,452家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486个,5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市级以上名牌产品称号,131家合作社实现了“农超对接”,其中8家合作社年对接额度在300万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