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1月21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GDP增速超预期 调结构初显效

  宁波保税区进口商品市场展销人气旺。(胡建华 摄)

  中国经济2013“年报”20日新鲜出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7.7%,增速高于7.5%的目标增速,然而,最大亮点其实并不在于GDP增速保持稳定,而是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越第二产业———

  GDP增速超过目标值

  一季度7.7%,二季度7.5%,三季度7.8%,四季度7.7%。在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的效应下,中国经济增速在2013年可谓“一波三折”,全年7.7%的增速与2012年持平,在政府此前制定的7.5%年度目标之上,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仍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

  “总体看来,2013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指出,基数原因导致2013年四季度部分经济数据略有回调,但国内系列宏观数据整体表现平稳,表明经济仍维持在扩张趋势。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总体呈现出“两降一稳”的格局。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6%,创下了10年来的新低;而受收入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2013年我国消费增速也明显下降,同比仅增长13.1%,增速较2012年的14.3%回落了1.2个百分点;此外,2013年全年出口增长7.9%,增速与2012年持平。

  产业结构现历史性变化

  增速只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随着“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深入人心,以及严重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2013年,国家痛下决心调结构,成效初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62204亿元,增长8.3%。同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46.1%,第一次超过了第二产业;全年GDP能耗下降了3.7%。

  “2013年经济最大的亮点其实是结构改善。第三产业超越第二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钢铁等落后产能加快淘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说。

  “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特征,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随着我国工业化从中期向后期推进,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增速总体持续放缓,而第三产业节节加速,积累到2013年终于使得第三产业总量和GDP占比超过了第二产业。

  消费爬坡式前行

  经济转型另一大重心在促进内需,特别是消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38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1%,其中12月份同比名义增长13.6%,成为全年第二高增速。

  2013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6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

  纵观2013年的消费走势来看,在经历了1至2月份增速最低点12.3%之后,数月在13.3%的水平徘徊前行,一直到11月份创下了全年单月增速最高点13.7%。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截至10月末,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恢复增长至102.9的半年内新高。依据消费者信心指数领先于消费总额增速在两到三个月的历史经验看,12月消费同比增速将稳定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消费势头不容小觑。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825亿元,同比增长1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35亿元,增长14.8%。2013年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2462亿元,同比增长1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918亿元,增长14.6%,较前者高出1.7个百分点。(刘玉凤 整理) 

  延伸阅读

  今年经济增速或将小幅回升

  2012年我国GDP增速10年以来首次跌破8%,刚刚过去的2013年再次在8%以下运行。关于今年的经济形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7日在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座谈会上表示,今年的经济发展,还是要把握好宏观政策,做好预案,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给市场以稳定的预期。

  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2014年中国GDP增速将小幅回升,主要受益于外需改善,内需基本稳定。

  从外需上看,2014年美国和欧洲经济的增速将明显高于去年,外需的恢复将能显著提升中国出口增速;从内需上看,基础设施投资放缓可能会拉低今年的投资增速,但医疗、铁路、清洁能源、环保等行业由于准入放开将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投资。在改革红利的影响下,居民收入增速也将持续加快,消费增速预计会有所回升。

  “内外需求整体稳定,将使我国经济增速在2014年仍能保持在合理区间。预计季度波动较小,全年运行平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短期而言,2014年中国经济运行仍可能面临外部环境变化、结构性失衡、产能过剩处置以及潜在增速放缓等四个方面的不确定性。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范剑平则指出,自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从10%降到8%左右,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中高速”增长。

  (本报综合) 

  财经热评

  让GPD更轻盈更亲民

  与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资本密集型的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相比,第三产业更加“绿色轻盈”,对资源环境更加友好,吸纳就业更多。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GDP更轻盈、更亲民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

  让GDP更轻盈更亲民,就要加大对传统重化工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必须痛下决心压缩产能,咬牙坚持优胜劣汰,引导传统重化工业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

  让GDP更轻盈更亲民,就要强化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要把一些地方对招商引资的热情引导到发展研发、工业设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上来,既有利于支撑第二产业增强竞争力又有利于扩大就业。同时,扩大金融等服务业市场准入,以更加充分的竞争和更加完善的市场体系支持服务业大发展。

  让GDP更轻盈更亲民,就要深化改革让百姓更多分享到经济发展成果。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大格局里,使国民收入更多分配给居民个人;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消费后顾之忧,逐步让消费替代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拉动力量;要改革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对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把GDP这一总量数据变成改善人民生活的“真金白银”。

  (据新华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