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栏目做了一个专题———家风是什么。几十批记者到全国各地和境外国外采访各阶层的华人,提的是差不多的问题,回答却五花八门。有的是一句话,有的是几个字,有的贴在墙上,有的写进书里,有些只是一代一代人的行为传承。尽管家风的内容和形式各式各样,但它们的总基调都是向上、向善的。 央视设置这个议题,获得不少观众的肯定和共鸣。的确,家风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说它熟悉,是因为中华民族历来有建立家规、继承家风的传统。年长一点的说起家风,会想到清朝重臣曾国藩,还有我们很多的革命前辈。他们都非常重视家庭作风的规范和约束。李大钊之子李葆华在贵州工作时,秘书给他装了两瓶茅台,当得知退回去确有困难时,就坚持按涨价以后的价格付钱。掌管国家财政长达26年的李先念不允许子女经商。接到别人送来的葡萄,陈云只吃十粒,其余让人带回。许多老革命规定,国家给自己配的电话家人不准打,配的汽车家人不准坐…… 说它陌生,是因为我们有些时间不说了,很多好的家风、家规也被淡忘了。就说过春节,现在还有几家人在议论家风家规呢?一位年轻记者返乡过节回来说,一家人团聚,亲朋好友聚会,除了吃喝玩乐,就是谈怎样挣钱。 党有党风、政有政风,家庭、家族也应该有自己的作风。家风的作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它可以影响家庭成员的一生。如果其中有党员、干部,还会给党风、政风和民风造成损益。我们看到过不少家庭,家风优良,代代相传,感动了许多人。2月5日不幸病逝的象山民警徐祥青,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典型例子。他29年自己出资照顾同村老人,就是源自他的父亲“学雷锋做好事”的言传身教。而他的行为又影响了他的儿子,因此被媒体称为“一家三代都是‘活雷锋’”(2013年3月2日《宁波日报》),受到当地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 这些年我们也听到过不少这“二代”那“二代”不那么光彩的事。那些骄奢淫逸、飞扬跋扈的逆子,只要稍加追究,就可发现其行为都与他们的家风有关。就说那个去年闹得家喻户晓的李某某案,孩子犯了罪,母亲不仅没有一点自责之心,还四处活动,百般狡辩,公开耍横,为儿子开脱。说李某某是被他的母亲送进监狱的,我看也不为过。 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除了走亲访友、娱乐休闲、规划来年之外,还应补上家风这一课,让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影响社会风气的优良家风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在正党风、肃政风、清民风的潮流中,发挥独特的净化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