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三届中国(宁波)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上,智慧城市管理展区内人流涌动。(智慧办供图) |
智慧城市是中国梦的一个重点领域。宁波智慧城市建设重点聚焦于三个维度:首先是民生维度,比如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智慧应用建设;二是产业维度,重点是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和两化融合示范区建设;三是行政维度,即为整个智慧城市建设搭造更高效的政务平台。宁波必须抓住信息消费和互联网发展新契机,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加快企业转型,优化政府管理。 ———市智慧办主任 谢月娣 搭积木 布公共设施物联网 智慧城市的红利最终指向民生。目前,我市智慧物流、智慧健康等“智慧浙江”首批试点项目进展顺利,“1+7”智慧物流协同平台稳步建设,11县(市)区医疗卫生专网打通。“宁波通”累计下载量超10.8万次,“人人通空中课堂”高峰日页面浏览量达2.5万次,智慧健康、智慧交通和智慧教育等应用已经活跃在百姓指尖。 记者:智慧城市建设涵盖了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是提升百姓幸福感的重要途径。2014年,宁波智慧城市发展将在民生领域增加哪些新亮点? 谢月娣:城市公共设施物联网年将在年内启动建设。我们将通过一张网将车用燃气瓶、消防栓、电梯等都串联起来。引入‘搭积木式’的发展模式,让物联网应用项目按照一体化架构在统一平台上扩建。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年仍将适度超前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重大工程,提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和带动能力,完善“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布局。 根据强化城市公用设施物联网感、传、知环节的一体化部署,我市各大应用体系的建设将把感知能力作为智慧应用的基础进行突破。同时继续以医疗、交通、教育等领域为突破口,推进全市范围内重点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同时鼓励各县(市)区开展特色试点。 造水池 织大数据政务云 去年,我市政务云计算中心项目正式立项,标志着我市电子政务发展进入“云模式”。据悉,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数据架构体系和数据服务枢纽,统一的电子政务业务开发与运行平台,基础数据分析展现系统、视频会议平台软件,以及相应的保障体系。 记者:去年开建的政务云计算中心项目,能够打通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任督二脉”。建成后,这朵“云”将如何运转? 谢月娣:这是一个典型的‘水源池’概念。数据必须汇集到一个池里面,我们欢迎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公民都能通过一定的规则来共同供水和取水,共享大数据。 淘宝能做到如此惊人的交易额,背后是它强大的数据价值。举个例子,比如财税系统日常的利用率仅有10%,因其容量是按照报税量峰值时段设置的。而政务云最基础的概念就是共享,把闲置的资源拿出来分享,打破系统数据割据。 2014年,宁波将继续推进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为政府部门提供高效的服务器资源、海量的存储空间、高速的网络宽带和安全环境,预计4月份可以提供基础设施云服务。 此外,在政务云计算中心建立和部署数据密集型处理架构上,以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位支撑的“智慧空间一期”建设正在进行。届时将形成全市政务数据统一部署,基础数据统一集聚,业务数据深度融合,应用数据深入挖掘,主题数据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共享,目录与交换体系完善的“城市大脑”———政务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铺轨道 强智慧产业发展链 近年来,宁波把培育产业发展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立足点,坚持以两化融合促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据统计,去年电子制造业794家企业总产值1400亿元以上;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233.9亿元,同比增长31.3%。宁波理工监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蓝数码2家企业入选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记者:今年,宁波如何以创建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和两化融合示范区为契机,推动智慧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谢月娣:在推进智慧型产业发展方面,今年已经有了量化的目标:力争实现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600亿元,同比增长15%;软件业务收入超过280亿元,同比增长20%,新认定软件企业20家,新登记软件产品300个。 围绕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平板显示,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产品、行业应用电子、新型电子元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组织重点项目实施,促进行业龙头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创新发展。 同时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推广执行“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推进我市与全球最大ERP软件企业德国SAP公司、宁波中之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三方共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云服务平台”建设,以云计算服务的模式提升行业企业信息管理水平,降低企业信息化投入,首批推进100家企业上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