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程 慈溪记者站 孙云东 通讯员 潘晓晓 到农村保险互助联社给家人买一份保险,成了慈溪市龙山镇村民春节拜年的新选择。该镇山下村一名姓虞的村民说,他花200多元投了家庭财产险和意外伤害险,总保额达到15万元。 2011年,慈溪市龙山镇伏龙农村保险互助社正式获准开业,全国第一家互助性质的农村保险机构花落于此;去年,互助社在西门外村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扩展至全镇8个村,覆盖人群从3000余人增加到2万余人,在机构设置和规模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互助社由此升级为互助联社。 截至去年底,伏龙农村保险互助联社累计为1600余户农民家庭提供了家庭财产险,为3500余人提供意外伤害险,总保险金额超7200万元。 农保互助社填补农村保险洼地 为了破解农村保险面临的困局,经过反复论证研究,2011年9月,我市在慈溪龙山设立了国内首家农村保险互助社———慈溪市龙山镇伏龙农村保险互助社。 根据试点方案,试点期间西门外村农民通过缴纳保费即可成为互助社社员。互助社根据社员提出的保险需求,向社员收取一定保费,为其签发保单并提供相应的保险服务。同时,社员有权参与互助社的经营管理。 “保险互助社之所以能在慈溪西门外村生根,主要与良好的地区‘软环境’有关。”慈溪市金融办相关人士说。慈溪经济发达,创新氛围浓厚,当地群众迫切希望通过互助保险来提升“三农”保险水平,充实完善农村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互助保险抱有很大的热情。当地政府愿意在互助社的组建、税费、财政补贴和风险保障等方面提供最大程度的扶持。 互助联社让更多农民享受更多服务 运行两年后,农村保险互助社扎根当地、产品简易、服务便捷、管理透明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去年,慈溪龙山伏龙农保互助社试点从一个村扩展到8个村,互助联社正式成立。据悉,此次升级除规模扩容之外,保险产品也适当扩展,为更好地发挥保险对农村的服务作用打下了基础。 伏龙农村保险互助联社社长孙海良称,除扩大保险覆盖面外,保险产品也在原有的家庭财产险、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之外,新增了重大疾病保险以及城乡居民补充医疗保险。 机构升级后,在更高一级行政单位设立的保险互助组织也同时成立,即在龙山镇设置镇级保险互助联社,由各村级互助社委派代表参与组成互助联社的理事会、监事会。镇级互助联社履行管理、协调、统筹等职能,负责为村级互助社提供产品设计、资金管理、核保理赔支持等方面的服务。 孙海良说,随着规模的扩容和产品的扩面,龙山镇所有村民可以投保参加,互助联社力争今年的保险覆盖率达到50%,惠及更多的农民。 运营模式仍需继续探索完善 互助社的升级,是对前期探索的肯定,但是谈到未来,孙海良还是觉得“压力很大”。如何再次创新模式,分散风险,如何吸引更多农户投保等问题,仍然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尝试。 据他介绍,目前,互助联社正在尝试建立以互助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的保险运营模式,希望通过与大的商业保险公司合作来分担理赔风险。同时,他们也准备申请由各级财政投入固定经费作为应急风险基金,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虽然目前赔付的额度较低,没有遇到入不敷出的情况,但是我们必须提前作好准备,以防不时之需。”孙海良说。 另一个方面的担心,来自于农民的更多需求。孙海良说,在西门外村单一互助社运营过程中,他们也曾遭遇此问题,所以此次产品作了适当的扩大,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所有农民的需求,“我们无法做到投保人有什么需求我们就设什么产品,只能在能力范围内,在既能服务农民,又能控制风险、增加收益的前提下开发新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