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关党员进社区认领微心愿 |
本报记者 龚哲明 本报通讯员 蔡刚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群众的满意就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市直机关党员以服务群众为抓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用真情真意谱写出一段段动听的旋律。 结对帮困“五字”心法 “我14年前因事造成左下肢截肢,生活困苦,多亏当时的市纪委领导与我结对,解决了我生活上不少的困难,让我精神上得到慰藉,深深感受到党的关怀。而后市纪委的多位领导拿起了接力棒,多年来一直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这是去年4月海曙区徐家漕社区77岁孤寡老人张国宝写给市纪委感谢信中的片段。 这封感谢信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市直机关党员服务群众的真情真意,也让我们更迫切地希望了解市直机关结对帮困的“谈、讲、送、帮、扶”五字工作法。 “谈”,就是每季度至少到结对的困难群众家中走访一次,与他们谈心,听取意见并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做到家庭情况清、致贫情况清、思想状况清、个人专长清和帮扶需求清,真心诚意帮助困难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讲”,就是深入宣传党和政府在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广泛宣传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引导困难群众正确看待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启发他们增强自力更生、依靠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访”,就是坚持每年走访慰问两次以上,在元旦、春节期间和“七一”前夕,到困难群众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帮”,就是针对困难群众家庭实际,从“最盼、最急、最需”入手开展帮困工作,解决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扶”,就是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开展就业帮扶、创业帮扶,促进脱贫致富。 五字工作法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其实就看市直机关党员能否真正对群众动感情,能否真正把群众当亲人。 家住江东徐戎三村的独居老人邵国樑已九十高龄,但老人心里有件“心事”始终放不下。原来,老人遇到拆迁补助事宜,需要找到一份十多年前的政策文件,但他信访多次都没有得到解决。与老人结对帮扶的市人民检察院控申处支部党员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有关部门,辗转找到了这份长达30页的文件,并送到了老人手中。邵老捧着这沉甸甸的文件,心潮澎湃,被机关党员的真情所深深感动。 开头说到的写感谢信的张国宝老人,因腿脚不便,平时几乎不出小区大门。有一次,他偶尔说到自己最想去小时候玩耍的东钱湖看看。但这个脱口而出的愿望被市纪委的党员们记下了。借轮椅、安排线路、确定车辆……当一个周六下午老人终于如愿以偿地坐在轮椅上,迎着徐徐清风,观赏落英缤纷景象时,那脸上洋溢的笑容里有说不完的幸福。 家住江北区庄桥街道的杨周宝家庭生活困难。市发改委党工委委员、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梁峰与老周家结对后,一边引导鼓励帮思想、送钱送物解忧愁,一边帮老周待业的儿子推荐工作,“输血”“造血”结合真心帮扶,维持了困难家庭的正常生活。 这一个个实例的背后,是市直机关党员结对困难群众的大洪流。据统计,目前市直机关92家单位共结对困难家庭1594家。仅今年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结对困难家庭,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就捐助帮困资金(含实物)157万余元。 机关党员进社区当好“六员” 朱斌荣是市编委办副主任,但在居住的东湖花园,他又是名副其实的社区维稳安全员。前些年,东湖花园曾一度出现乱象:部分业主以物业公司服务不周为由,开始拒缴物业费,后来发展到堵小区大门,要求更换物业公司。 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社区动荡,影响社会稳定。得知情况的朱斌荣立刻行动起来,他先到社区居民家中了解情况,收集整理了大多数业主希望物业公司改进服务的十余条意见建议,与社区干部和业主委员会一道,以书面形式要求物业公司采取措施限期整改。然后,他与物业公司探讨协商,先后提出的加强保安巡查、安装小区门禁、防止无关人员进出等合理化建议被一一采纳,同时也把物业公司的困难通报给业主。通过一系列沟通协调,他促成了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的定期协商机制,推动了业主代表大会召开,也使物业公司获得了继续服务的合同,有效化解了社区矛盾。 机关党员在社区,除了当好维稳安全员外,还要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社区发展参议员、文明建设示范员、公益事业促进员、爱心温暖输送员。 养老、医保、就业等方面政策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市人力社保局在职党员主动为居住社区居民讲解人力社保政策。养老中心在职党员还主动到联络点慈城镇宝峰社区,引导社区居民参加社会保险,并就参保手续办理、缴费年限计算、养老待遇计发等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解释,受到群众好评,当好了政策法规宣传员。 市发改委3名处室负责人,利用自身拥有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特长,为优化居住社区商业结构布局、完善商业服务功能,不仅主动提供有关信息,制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等,而且还加班加点撰稿、修编规划,帮助所在社区顺利通过国家商务部考核,成为全国首批、宁波市唯一的“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当好了社区发展参议员。 市妇联机关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社区建设的参与意识大大提高、帮助困难家庭和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得到提倡,并带头维护社区安全和稳定工作,在社区建设特别是创建和谐家庭中做典型当模范,当好了文明建设示范员。 市审计局党员吴宗良到江东区日月星辰社区报到后,得知社区阅览室藏书匮乏、杂志品种紧缺,不但捐出了许多自己珍藏的书籍,而且自掏腰包为社区订购杂志,多年来一直坚持。一年新春,他得知社区要举办“春满人间,福泽社区”大型新春晚会后,主动要求参与,在节目编排、舞台搭建、居民通知、嘉宾邀请、前台表演、后勤场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当好了公益事业促进员。 只有真心实意关心群众冷暖,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才能得到密切和融合。因此,组织机关在职党员为社区困难群众送温暖一直是机关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大机关党员,有的主动与社区贫困户结成对子,经常上门排忧解难;有的为社区的失业人员介绍工作,协助其重新就业;有的在社区群众遇到生病等问题时,及时提供帮助;有的为残疾人送轮椅、助听器等物品;有的在邻里发生矛盾纠纷时,主动参与调解;有的注意了解社区群众呼声和诉求,并通过不同渠道反映给相关部门……当好了爱心温暖输送员。 “三服务”形成一线工作风尚 机关党员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工作过程中,实施情况在一线了解、决策在一线形成、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改变、感情在一线融合、能力在一线锤炼、成效在一线检验、形象在一线树立,着力走进基层、服务群众、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进工作,被概括总结为“三服务”一线工作法。 去年9月以来,机关党员干部广泛开展走亲连心活动,特别是在抗击“菲特”台风带来的严重洪灾中,各部门、单位深入一线了解灾情,积极投入抢险救灾、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最大程度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截至去年11月下旬,累计有11900多人次的机关党员干部参加走亲连心活动,其中局以上干部2940人次,走访了4724个基层单位,进村入企7762个,为基层解决难题杂事7700件,向灾区和基层单位提供爱心捐款1492.8万元,此外,有655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到居住地社区认领微心愿4819件,27820多人次参加抗洪救灾期间的志愿服务活动。 面对“菲特”重创,市直机关工委及时发出《关于在抗灾救灾中努力践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通知》,号召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迅速行动起来,走进基层、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活动,积极帮困解难,支持灾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市财政局、住建委、外经贸局、工商局和质监局等单位第一时间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支援帮扶工作组,自带干粮、衣被、手电筒等生活用品和工作用具,赴灾区一线紧张抢险。工作组的党员干部奋不顾身、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日夜奔波,深入重点街道社区和生产区域,以消除重大险情为己任,以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恢复灾区生产为第一要务,施展各自的业务特长,出色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赢得了灾区干部群众的赞誉,五个工作组均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受到表彰。 农村基层发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宏伟目标能否真正实现。市直机关工委组织91个市直机关党组织与91个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给予结对村全方位的帮扶。市直各部门、单位通过出钱、出物、出点子,帮助结对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变村容村貌,优化发展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通过送科技、法律、卫生、文化下乡,推进新农村建设。如市编委办筹措了10万元资金支持结对村水利设施建设和村道修建。市国安局组织医疗专家到结对村开展“送医下乡”活动。市民宗局帮助结对村打造了有机高山蔬菜品牌。 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沉到基层倾听群众所思所盼,及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市交通委通过走访调研,对客运甬慈线进行了公交化改造,宁波到慈溪的票价由20.5元降至4元,不仅大幅降低了群众出行成本,而且提高了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市气象局想方设法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了奉化山门村群众的喝水难问题。市贸促会在象山县珠益村走访时,发现该村的水产养殖病害严重,及时联系养殖专家上门会诊,避免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市司法局在广泛到基层走访征求意见后,制定出台了《宁波市建立医疗纠纷与人民调解对接机制的意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办法和措施。 “只有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市直机关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用满腔热血书写了“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也得到了群众亲人般的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