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时评·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2月2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务员“肥不肥”要公开来给人看

□易其洋

  2月10日,湖南冷水江市财政统发工资人员收入“被公开”,绝大多数人工资在2000元至4000元之间。2月13日,《人民日报》“求证”栏目发表记者调查,证实多数人实发工资确实在3000元上下,公务员的工资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高。

  2月18日,光明日报发表署名“雪萍”的文章《关于公务员工资的10个问题》,主要观点是:公务员的工资10年没有涨,普遍比较低;公务员热之所以高烧不退,跟公务员工资关系不大,主要是就业难;这几年,不仅单位的高福利没有了,送卡的现象也在得到遏制;普通公务员也是腐败的受害者,不能让他们为腐败分子背黑锅。

  工资单曝光了,媒体证实了,有公务员现身说法了,公务员这个行当“并不肥”。按理说,公众该相信了。但在网上,好些人表示“打死也不相信”。主要原因应该是两个:一是见多了有些贪官动辄贪占几百万上千万甚至数亿元,见多了“表哥”、“房叔”、“许三多”什么的,见多了有些公务员来钱容易、生活奢侈,以为公务员都是“一样一样的”。二是认为公务员就算工资不高,但还有隐性收入、灰色收入甚至“黑色收入”,还有养老、医疗、分房等高福利,照样是“油水十足”。

  民众的“不相信”不是没有理由,一些公务员的“不承认”也不是没有道理。问题是,这样的争论,因为信息不透明、不充分,只会变成“鸡同鸭讲”。也就是说,公务员到底拿多少工资、有哪些福利以及隐性收入等,公众并不真正了解,加上耳闻目睹了不少“乱相”,只好以“最大的恶意”揣测,这让许多公务员“很受伤”。

  其实,别说是和滥权贪腐者相比,地区不同、行业和部门不同、单位不同,甚至是同一单位的不同部室,公务员的收入也是千差万别。说有些人“富得流油”不假,说有些人“穷得可怜”也是真的。正是由于信息“暗衬衬”,不但公务员之间的“收入鸿沟”无法填平,“分配不公”难以消除,也“坐实”了这一行是“轻松自在拿钱多”的社会印象。

  有公开才有真相,有真相才有理解。正风肃纪,逼得公务员收入问题“白热化”。要搞清楚,“各说各的”不行,最终只能靠公开。就算像有些专家说的,普通公务员的收入是隐私,不能公开,那么公开一定级别官员的收入,实际上等于公开了所有公务员的收入。这样,一来可以消除误解。公务员也有过好日子的权利,如果真是收入太低,民众就没理由反对为他们加工资;公务员之间,别人如果干得多,那就应该拿得多,没啥好攀比和抱怨的。二是可以消除误判。如果公务员收入真没公众想得那么高,许多大学生找工作可能就会另寻出路。当然,最主要的是,信息公开有利于达成社会共识,为解决棘手问题打下“理性对话”的基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