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2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一名妇女抚摸在暴力冲突中遇难的丈夫。 (新华社发) |
22日,乌克兰乱局再次经历过山车式剧变:反对党主导的议会解除了总统亚努科维奇的职务,释放了前总理季莫申科,并宣布于5月25日提前举行大选。但乌克兰的动荡显然尚未终结,其命运仍在未定之天。 野心勃勃的激进势力,深陷困境的国家经济,日益扩大的东西裂痕,不断升级的大国角力,构成了阻碍乌重归稳定的一个个“结”,让这个国家难以看到希望的曙光。 现在的乌克兰政坛,似乎很难看到一个能力挽狂澜的人物。亚努科维奇去向未定,其政敌季莫申科迅速复出,但很难整合诉求各异的反对派。极右翼团体“右区”等激进势力的崛起也不容忽视。作为18日骚乱的“主力军”,它并不满足于在政府里分得一官半职,而是希望与传统反对派一样,分享更大的权力蛋糕,这无疑是一个令人不安的讯号。 此外,表面上看,是乌克兰政府暂停入欧的决定引发了民众的示威抗议,但从更深层面上说,如果不是国家经济连续5个季度持续衰退,如果不是外汇储备匮乏到低于国际警戒线,也许就不会有如此多的民众走上街头,把一个外交政策决定演变成严峻的内政问题。 如今,俄罗斯已暂停对乌克兰第二轮20亿美元的贷款,英国和德国虽确认将联手帮助乌克兰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里拿钱“救急”,但如果不能拿出迅速改善经济的良方,乌克兰依然难以从根本上摆脱困境。 更令人痛心的是,化解危机的主动权不完全掌握在乌克兰人手上,越来越多的人将乌克兰乱局视为西方与俄罗斯的博弈。总体来看,乌克兰中西部居民普遍亲欧,东部居民则与俄罗斯更亲近;前者有人口优势,而后者工业基础雄厚,如果乌克兰真如季莫申科所言,“在不久的将来加入欧盟”,在东西力量相对均衡的情况下,很难说这样的决定不会再度分裂社会。 与西方的高调介入相比,俄罗斯目前表现得比较克制,但不会对邻国的动荡置之不理。西方非常清楚,乌克兰是俄罗斯强国梦的底线,但它偏偏要去突破这个底线。6年前,俄格战争暂时阻挡了欧盟与北约对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挤压,这一次,双方的博弈结果,不但关系乌克兰的未来,还将影响整个地区的稳定。 乌克兰的“撕裂”令人痛心,亦在警醒世人:如果乌国内政治力量不能严守通过合法途径和平表达诉求的底线,如果相关国际力量不能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作为负责任的一方积极发挥建设性力量,那么困扰乌克兰的“结”就无法真正打开。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