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豪 绘 |
“移”民新时代③ ■“宝宝”恋手机 去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在金融市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而就在人们惊讶于互联网金融的巨大魅力之时,其升级版的移动终端理财又开始迎来新的市场关注。 1月15日晚微信理财通上线,模式类似余额宝,微信用户绑定银行卡后,可以直接转入的形式购买货币基金。 出于对移动终端的重视,支付宝也早已铺设了手机端软件,并且余额宝上线后手机支付宝内也加设了余额宝功能。目前,支付宝手机端用户已达1.6亿,但较之微信的6亿多用户还有显著差距。 目前国内最受市场关注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悉数进入移动金融市场:百度有“百度百发”、阿里巴巴有“余额宝”、腾讯有“理财通”,均在旗下的移动服务平台销售基金产品。 此外,其他电商和互联网公司也在密集推出互联网金融产品。近日苏宁云商易付宝的余额理财产品“零钱宝”也已经上线,后续京东、新浪等也会陆续加盟余额理财争夺战。据不完全统计,市面上各种取名为“××宝”的理财产品已有20余只,互联网金融产品可以说是让人目不暇接。 有观点认为,目前,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巨头推出的支付宝、余额宝、京东白条等各类产品,正在蚕食和鲸吞着传统金融业的疆土,挤压着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银行的存款在流失、券商的客户在分流…… ■“红包”满天飞 根据腾讯公布的数据,从除夕到初八期间,有超过800万用户参与了微信红包活动,超过4000万个红包被领取,平均每人抢了4个到5个红包,平均每个红包金额在10元以内。据此推算,按每个红包金额最多10元计算,微信红包交易金额约有4亿元。 按照约定,发红包者和抢到红包并要提现者,需要绑定一张开通网上银行业务的储蓄卡或信用卡。微信通过这样一种“社交”活动,以接近没有营销费用的特别营销方式,就获得了几百万新开通微信支付的客户。这体现出“社交金融”的巨大威力。 春节前后,除了微信红包活动,阿里旗下的支付宝开展了“讨红包”活动,新浪微博和淘宝网合作开展了“让红包飞”活动等。综合来看,腾讯、阿里、新浪等互联网巨头都利用传统春节这个时机,开拓创新了“社交金融”新领域。 除了互联网企业抢夺“社交金融”入口外,传统金融机构也加入了这场争抢大战中来。今年1月中旬,平安集团开发的社交金融平台“壹钱包”在上海亮相。马明哲希望通过壹钱包的社交功能,将员工、客户以及他们的社交关系网纳入到一个社交生态圈来,在社交的基础上推广平安的金融服务,从而摆脱对微信等第三方社交工具的依赖,从现实金融生活切入,将金融融入“医、食、住、行、玩”的生活场景,实现管理财富、管理健康、管理生活的三大功能。 ■“钱途”好又多 移动互联网金融大兵压境,让金融机构不得不一方面依靠自身技术投入,加快金融的互联网化;另一方面,也在寻求与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巨头的合作,利用对方的平台、用户和流量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推广和销售自己的产品,将用户变成自己的客户,以借助技术变革和创新实现弯道超越。 白领张女士以前都是通过与银行客户经理联系的方式去购买理财产品,由于平时工作忙,经常会错过理财的时限和额度。不过,现在张女士不再担心这个问题了,“有银行推出了二维码买理财产品,我只要扫一下,‘码’上就可理财。”张女士立马与圈中朋友分享心得。 中信银行近日率先推出了“二维码买理财”服务,客户只要下载中信移动银行App客户端,使用客户端内嵌的二维码扫描器,扫描事先生成的理财产品二维码图案,就能直接链接到移动银行购买页面,输入银行卡密码后即可完成交易。 除了二维码理财,手机理财更是普遍,工行、农行、建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发力移动客户端,推出了手机银行的专属理财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或将成为移动互联网金融元年,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服务的创新,将为广大金融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优质的理财服务,让人们的“钱途”更美好。 评说 “鲶鱼”来了 从“余额宝”到“理财通”,从“零钱宝”到“百赚利滚利”。2013年至今,互联网理财可谓风生水起,欣欣向荣。归结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较低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是较高的收益率。目前市面上的互联网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在6.2%—6.6%之间。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在与互联网金融的存款保卫战中,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互联网理财将发挥明显的“鲶鱼效应”。 事实上,仔细观察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可以发现,作为一个“载体”,余额宝、理财通等产品自身并不能提供稳定的收益预期,投资者的收益率取决于挂钩的货币基金投资能力,而货币基金的资产配置中,相当大一部分是银行协议存款。而需要指出的是,春节前互联网金融产品之所以能频频创出较高的年化收益率,其根本在于银行为了揽储而被迫开出髙价码的协议存款。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银行为了揽储大幅提高协议存款利率———互联网金融产品借此以高收益率吸引客户———大量客户为了高收益率将资金从银行转入互联网金融产品,其结果是银行的存款流动一圈后回到银行,其间银行却被迫付出更高成本。如果银行意识到这个问题,被动“挨宰”的潜规则必将会打破:银行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产品创新,将支付给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收益直接补贴给自己的存款客户,那么多数客户将没有必要把资金转出。如此一来,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载体”作用将会大幅削弱,而银行支付的成本其实也会相较于现在大幅下降。 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条“鲶鱼”意义非凡。不管互联网金融产品最后能走到哪一步,但它对利率市场化的推动却是功不可没。可以预期的是,即便银行采取手段狙击互联网金融产品,但在强有力的威胁者始终虎视眈眈的背景下,银行提供的收益率向市场利率靠拢已是不可逆转之势,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显然是有利的。 (杨绪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