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宁波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2月2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是“钱”途无量还是背后藏“坑”?

求职招工遇到无间道

  丁安 绘

  本报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何松文 刘凯 朱杰

    春节过后,一年一度的招工大潮也随之拉开了序幕。为了“抢人”,从涨工资到添福利,企业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各种优待措施不断涌现。然而这其中,也藏着不少的“坑”,各种骗局层出不穷。尽管在很多人看来,有些骗术并不高明,甚至漏洞百出,但总有人上当。昨日我市警方发布提醒,求职、招人要慎重,以免受骗上当。

  骗子伎俩:高薪低门槛

  招工诈骗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高薪低门槛”,可以说,绝大多数诈骗是以此为饵诱惑求职者上当的。

  我市警方破获过一起系列性酒店招工诈骗案。骗子的诈骗手法很简单:各酒店发布在正规求职网站上的招聘信息是他的“教科书”,照搬里面的招聘内容,并把应聘条件放宽、收入提高,最后将联系方式改成自己的。这样,一条极其逼真的诈骗信息在网络上出现了。

  尽管有些门户网站会要求发布招聘信息的用人单位提供营业执照等证明,但对于骗子来说并无大碍,被发现了,隔一段时间重新注册个新账号就可以延长信息的“见光”时间。当然,更多网站、论坛,对发布招聘信息并无严格的审核程序。

  “为什么骗子会这么猖狂,因为他每次骗的钱不多,就几百元,所以很多人最后自认倒霉了。”民警说,受骗上当的大多是初到本地的外来务工人员或是刚刚进入社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他们求职心切,较容易相信所谓的“高薪低门槛”。

  所以,求职者在找工作时,再“赚钱心切”,也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还有,“开口就要钱”的,多半有猫腻存在。不法分子总会有理由让求职者从口袋里掏出钱来,比如报名费、资料费、服装费、体检费、保证金、培训费等。

  诈骗新趋势:交叉骗局

  现在的诈骗犯罪有合流的趋势,交叉诈骗、连环诈骗不断出现。

  今年2月1日下午2时,家住海曙区的李某在电子邮箱里收到了一份我市某设计研究院的招工面试邮件。按照邮件上的电话号码,李某与对方预约面试时间,但对方告诉她,面试前要自己先去做体检,事后会将体检费打到她的银行卡里。

  李某做完体检后,将自己的银行卡号报给了对方。之后,骗局开始上演了,“你的卡貌似不行啊,钱打不进去,你问问银行?”对方还很“善良”地给李某提供了一个“银行服务电话”。随后,李某在“银行服务电话”的指导下,在海曙区青林湾街工商银行ATM机上对银行卡进行“升级”操作。最后的结果是,卡里原来的4300元被人分三次转走了。

  “这就是典型的交叉诈骗案件。”民警说。

  企业伤不起:遇到“内贼”“霸王工”

  用工荒一直困扰着企业,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普遍存在着“只要来人我就招”的心态,这种“来者不拒”的心态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到了机会,导致“内贼”、“霸王工”频繁出现。

  近年来,我市盗窃原材料案件不断发生,最后调查出来多数是“内贼”干的。江北有一家企业,时常出现原材料被盗的案件,但因数量较少,厂方没有全力追查。小偷因而有恃无恐,最后案件越做越大,直到警方介入,才弄清楚小偷就是自己的员工。

  “霸王工”是新出现的问题。我市警方曾摧毁一个敲诈勒索犯罪团伙。他们以“工人”的身份混迹在人力资源市场,碰到企业急招工人时便主动应聘。企业在面试录取部分人后,剩下没录取的人就起哄,要求补偿误工费、车旅费等。而被录取的那部分人也不安分,几天后就会借故与老板发生争执,辞职的同时还会要求企业予以补偿,如不同意就找来一群“老乡”闹事。最后企业为了息事宁人,往往选择“花钱消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