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听证会现场。(冯瑄 张燕 摄) |
本报记者 冯瑄 张燕
轨道交通票价
三套听证方案
方案Ⅰ:实行里程分段计价票制。起步价,里程在4公里及以内,每票2元;里程超过4公里部分,票价在起步价基础上,实行分段累进递减加价确定,其中4~12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4公里;12~24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6公里;24公里以上部分,每1元可乘8公里。
方案Ⅱ:实行里程分段计价票制。起步价,里程在4公里及以内,每票2元;里程超过4公里部分,票价在起步价基础上,实行分段累进递减加价确定,其中4~8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4公里;8~13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5公里;13~19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6公里;19公里以上部分,每1元可乘7公里。
方案Ⅲ:实行里程分段计价票制。起步价,里程在6公里及以内,每票3元;里程超过6公里部分,票价在起步价基础上,实行分段累进递减加价确定,其中6~14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8公里;14~24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10公里;24公里以上部分,每1元可乘12公里。
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线路长度20.9公里,项目概算投资额135.5亿元,预计今年上半年通车试运营。目前在建的还有2号线一期工程和1号线二期工程,线路长度分别为28.4公里和23.3公里,项目概算投资额分别为180.9亿元、75.1亿元,预计2015年底建成通车,届时我市将形成“一横一纵”轨道交通骨干线网。预计到2020年,形成5条运营线路、线路长度约173公里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我市轨道交通具有成网速度快,站间距离差异大和工程造价较高等特点。
票价决定着具体出行方式的选择,是调节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的重要手段。昨天的听证会上,市物价局发布了轨道交通票价三套听证方案。
针对三套轨道交通票价方案,来自消费者、经营者、利益相关方、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的17名代表,各抒己见,畅谈自己对票价的看法和建议。
话题一
起步价2元还是3元?
方案解读:从起步价来看,方案III票价高于方案I、II。方案I、II起步价为4公里2元,方案III起步价为6公里3元,3个方案的起步里程平均运价均为每公里0.5元。但是,由于方案I、II起步里程为4公里,比方案III少2公里,对于出行距离在4公里以内的乘客来说,方案I、II的起步价低1元;对里程4-6公里乘客来说,加上方案I、II里程加价因素,3个方案的票价相同。由此可见,方案I、II的起步价对4公里以内短距离出行的乘客相对有利。
观点:起步价2元成主流
低价惠民,几乎成为听证代表的共识。在17名听证代表中,大部分人提出了2元起步的观点。
“轨道交通不同的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宁波工程学院杨仁法建议,在客流培育期,起步价、里程价都要低,千方百计吸引客流。在客流成熟期,为了维持轨道交通舒适、准时、安全的特点,可适当提高票价,使一部分对价格敏感的乘客选择更低价的常规公交出行;在客流饱和期,可适当调高票价,以提高收益,补充新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
消费者代表陈国防认为,轨道交通可以解决中心城区拥堵,减少污染,它的社会效益很大。作为公益性设施,其定价纯属以企业经营状态,即亏损或赢利作为车票定价依据,不合理,而应照顾老百姓的利益。“在三套方案中,我更支持第三套方案,但建议将其起步价调整为2元。”
消费者代表裘坚也表示认同,作为一项不以直接赢利为目的的工程,在财政有能力的情况下,轨道交通应该让老百姓坐得起,也喜欢坐,因此没有必要在运营初期,用票务收入来维持运营。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城市对轨道交通的起步价定价是2元,本人在征询居民意见后认为,宁波的轨道交通定价应方案II和III兼顾,甚至推出一日票、季票、年票来给惠于民。
话题二
票价上限多少合理?
方案解读:从最高票价来看,方案III票价低于方案I、II。1号线一期工程运营后,最大可乘里程20.9公里,方案I、II的最高票价为6元,方案III的最高票价为5元,方案III比方案I、II低1元。2015年底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运营后,最大可乘里程约46公里(栎社机场路站-鼓楼站-长江路站),方案III比方案I、II低2元。由此可见,方案III对远距离出行的乘客更有吸引力。
观点:最高票价别让老百姓“吃亏”
“票价应该统筹兼顾,但方案I的最高票价6元钱,实际上对消费者来说是有点吃亏的。”消费者代表华旗仔细算了算,这个6元钱最多可以坐24公里,但1号线一期工程,一共才20.9公里,那么消费者花了6块钱,实际上少乘了3.1公里。“花了同样的钱,但是没有坐足同样的里程”。
华旗说:“2块钱起步价可以,但里程要在6公里。超过部分,在起步价基础上分段累进递减加价就可以了。”
来自市消保委的周丽娟同样对票价上限提出了建议,票价修改目前的方案III,起步价,里程在6公里及以内,每票2元;里程超过6公里部分,票价在起步价上实行分段累进递减加价确定。鉴于目前开通的1号线一期总长20.9公里,实行封顶5元。
话题三
哪些人群可享受优惠票价?
方案解读:一是参照现行公交票价优惠政策,市内外离休干部、残疾军人、因公致残警察、重度残疾人可凭有效证件办理免费乘车卡,凭卡免费乘车。
二是参照杭州等城市做法,考虑到高峰时段交通拥堵,可能危及老年人出行安全,市内外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凭有效身份证件办理老年人乘车卡,在工作日高峰时段(7:00———9:00;17:00———19:00;以刷卡进站时间为准)刷卡乘车时,购买半票乘车;在其他时段,凭卡免费乘车。
三是考虑到学生、困难群众等居民经济承受能力,市区全日制大、中、小学校学生和持《宁波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特困职工证》、《宁波市城区社会扶助证》的困难家庭成员可凭有效证件办理特惠乘车卡,刷卡乘车时,享受单程票票价5折优惠。
四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文件精神,每名成年人可免费携带1名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乘车。
观点:票价优惠范围要“扩容”
除了提出“调整方案,将起步价定为2元”等建议外,昨天现场消费者代表杨小颖、政府部门代表封松定、市人大代表王泰琅等不少听证代表表示,作为宁波最大的民生工程,轨道交通的票价优惠范围应该扩大。
“对70岁以上的老年人乘车不应设定在工作日高峰时段半价乘车。”杨小颖认为,60岁至70岁之间的老年人也应该包括在优惠范围内。同时参照学生、困难家庭等办理公交卡享受3折优惠的标准,这类人群在乘坐轨道交通时也可以享受半价优惠。对于普通乘客,可以享受8折的票价优惠。
市民政局的封松定建议,轨道交通票价优惠范围还要将现役军人、烈士遗属等纳入进去,让更多的人体会乘坐地铁出行的便利。
关于轨道交通票价定价方案的N个解答
为何实施里程分段计价票制,而不是区域分段计价票制?
如采用单一票制,按平均水平确定同一价格,对不同距离的乘客不公平,也容易失去部分短途乘客,造成资源浪费;如要考虑短途客流,将票价定得过低,将导致经营企业亏损,因此不宜采用单一票制。
区间分段计价票制既能弥补单一票制的缺陷,又能方便乘客使用,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仅适用于站间距分布均匀的线路。
由于我市核心区域范围较小,向农村延伸线路较长,轨道交通站间距设置不同。以1号线为例,平均站间距1.58公里,最短站间距仅0.63公里,最长站间距达6.31公里,差异较大,区间分段计价票制不符合我市实际情况。
里程分段计价票制不仅兼顾长短途乘客的需求,有助于客运量与运输能力的平衡,而且能够维护社会公平,有助于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发展,经比较分析,采用里程分段计价票制。
延伸阅读
起步价标准如何定的?
上述方案Ⅰ、Ⅱ的起步价为2元,方案Ⅲ的起步价为3元。理由是,第一,考虑国家价格政策。鉴于轨道交通公益性的性质,按照《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精神,应当实行低票价政策,起步价应当不超过运营成本。第二,保持合理的比价关系。从目前居民出行交通工具看,除了私家车外,主要有公交车和客运出租车,轨道交通起步价应当高于公交车,低于客运出租车。现行公交车一般实行一票制,客运票价为每票2元,客运出租车起步价为每车次10元。第三,按照国内其他城市价格标准,目前,上海起步价为3元,其他大多数城市起步价为2元。
加价办法是否符合宁波实际?
上述定价方案均采用分段累进递减加价办法。这主要考虑吸引长距离出行的居民选择轨道交通方式,加快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按照上述定价方案,票价总体水平与杭州、上海等城市基本持平,但高于苏州、南京等城市,这主要考虑到经营企业运营成本和公共财政的承受能力。
由于我市属软土地基,轨道交通工程造价较高,又非省会城市,客流量相对较少,单位定价运营成本高于杭州等城市。当前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趋缓,而公共财政支出持续刚性增长;轨道交通财政支出又属于增量项目,资金缺口较大。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情况
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票制模式主要有单一票制和计程票制两种,其中计程票制又分为区间分段计价票制和里程分段计价票制。目前仅北京市采用单一票制,天津、西安等城市采用区间分段计价票制,上海、杭州等城市采用里程分段计价票制。随着轨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南京等城市将区间分段计价票制调整为里程分段计价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