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施超 周骥 世界科技,一日千里。崔平及其创新团队追寻最前沿科技的步伐,一刻不停息。每年走访世界500强企业、知名科研机构,与全球顶尖的科学家交流,并与美国的波音和通用电子、德国博世、韩国LG等跨国公司建立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 看中生命健康产业的潜在市场,崔平和科研人员两次登门拜访美国美敦力公司,商谈合作共建宁波材料所慈溪分所,锁定生物材料、医疗器械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项目。去年10月,宁波材料所院地合作迈出重要一步,与慈溪共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打造集研发、工程化、产业化和人才培训基地于一体的高端创新平台。 为什么在慈溪设分支机构?在崔平看来,生命健康产业是世界范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慈溪医疗仪器等产业基础“水草优良”,有利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落地生根。通过这个技术创新平台,宁波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将更有底气。 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宁波材料所的落户地镇海,科研团队最早帮助当地企业实施技术攻关、建设研发平台、引进高端人才。2005年,宁波材料所的第一份企业合作协议便是在镇海国创高压电器有限公司产生的。 同样在镇海,朱锦研究员研发的耐热聚乳酸技术,在家塑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规模化生产。这种“玉米塑料”制成的可降解餐盒,既环保又健康。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低成本竞争优势。 自宁波材料所进驻镇海以来,双方科技对接和合作日益密切,有力推动了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开峰说,园区内多家企业已和宁波材料所牵手“联姻”,至今项目交易额超千万元。 崔平及其创新团队不断勇攀科技高峰,助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成一大批科研项目成功落地投产。近年来,宁波材料所共承担政府及企业项目50项,合同经费近3200万元,在服务区域经济和拓宽产业前景的发展道路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