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2014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3月0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得爽快,用得糊涂?

——代表委员追问三大公共资金“去哪了”

  进去容易出来难 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

  一直以来,一些公共资金去向不明广受诟病。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审计厅副厅长李心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时表示,今年将专项审计社会抚养费,迈出破冰之步。

  事实上,变身“神秘资金”的何止社会抚养费?20亿公交卡押金、上万亿房屋维修基金……这些资金收得爽快明白、用得糊涂、花得艰难,钱都花哪儿去了?

  巨额资金在哪里?谁管着?

  “社会抚养费收了多少?在哪里?谁管着?恐怕是一笔糊涂账。”全国政协委员王名说,“且不说历年来征收了多少,能不能把目前还没有花掉的数额告诉我?”

  打着社会公共利益旗号,大张旗鼓征收费用,却没有坦然向公众晒出一笔明细账,类似资金实在不算少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公交卡发行总量已经超过1.8亿张,各地押金标准在10元至30元不等,押金总额在18亿元至54亿元。

  全国政协委员朱征夫说,收费押金这类“暂存款”的收益法律上应归老百姓,“不仅钱和利息不知道去哪儿了,这两年老百姓一再呼吁,可退卡点仍少得可怜。”

  “收费时多多益善,被追问去向却支支吾吾。”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说,公众的钱一旦放进“有关单位”的口袋,似乎就成了一块被吞下肚的“肥肉”,再也见不到踪影。

  再以公共维修基金为例,尽管是业主集体的钱,但资金管理部门鲜有主动及时向业主告知结余、受益、用途等信息。

  全国人大代表张元贵说,这笔巨额资金不仅“去向成谜”,使用更是“难上加难”,门槛太高、程序繁琐,有的物业公司派专人跑了两三年,也没闹明白这个房屋的“养老钱”到底存哪了。

  去向里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对资金去向的追问,近年来常现于报端。然而面对质疑,有关部门的“托词”却有点“敷衍了事”。不少代表委员直言,收费之所以去向成谜,却是源于过程中“不能说的秘密”,部门给出的很多理由也站不住脚。

  ———“成本核算说”:多年岿然不动,一炒“立马下调”。

  多个公交卡管理单位称,押金是为了覆盖公交卡本身的成本及税费等。广州多年前一直沿用30元押金的标准,2012年代表委员和媒体一质疑,标准迅速降至20元,下降的10元钱也陆续退还。

  朱征夫委员说,本来应由各省级人民政府制定押金管理办法,可十几年来基本岿然不动。一经媒体追问,押金立马下调,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上缴国库说”:收上来做“金库”,挪出去当“他用”?

  被追问社会抚养费去向时,有关部门称,社会抚养费及滞纳金全部上缴国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

  而在审计署报告中,动辄千万元级的挪用、迟缴现象多次出现。部分地区利用社会抚养费私设“小金库”,随意用于餐费等事项。深圳甚至有计生干部私吞560万元社会抚养费被抓,称这些钱被“打牌输掉”了。

  ———“方便使用说”:躺在账户睡大觉,想提你得等一年?

  北京市自从1998年实行“公维”基金制度以来,截至2013年底,这笔钱累计金额约为350亿元,使用额约8亿元,基金使用比例仅为2.3%。

  张元贵代表质疑,放在活期账户本意是方便使用,可巨额资金躺着“睡大觉”,甚至“缩水”;想用时审批还难上加难,动辄跑上一年半载,这难道不是在浪费公众的财富吗?

  资金去向何时不再“躲猫猫”?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出台多年,可这些神秘资金的来源、去向、保值增值情况,却依然和我们“躲猫猫”。信息公开如同挤牙膏般挤一点、来一段,不能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王名委员建议,应把历年征收的社会抚养费转用到帮助失独家庭,并建立公开透明的机制,比如将这些钱纳入公募基金会的管理范围。“这些钱来自于民,老百姓有权知道它们在哪、用于何处了。”

  “全覆盖监管,就是要去除这些漏项和死角。”刘红宇委员说,要从立法出发,通过预算法等法律的修改,将其纳入到人大的监督视野中,杜绝腐败窝点。对于民意特别聚焦、公众特别关心的重要资金,还应实现独立核算,单独列支明细。

  朱征夫委员说,不仅要追问这些钱往哪儿去了,从标准的制定,到过程的公开透明,还应横向覆盖所有资金,纵向形成整体链条。

  专家还建议,想要解决维修资金审批时间长、想用用不了、利息跑不赢CPI等问题,应改进资金托管方式,让资金“躺着挣钱”,还利于民。

  新华社记者欧甸丘 周琳 凌军辉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