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帮办互助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3月0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78互助坊

生活因互助而美好

  这个问题有反馈了

  到底怎么辨别野鸡大学

  网友“云中飞舞”在178互助坊发帖询问:“近段时日,身边朋友都在说着送孩子海外留学,我们家也有这个打算,虽然孩子刚上高一。不过,近年来关于留学的负面消息也不少。最近,中国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还特别提醒,出国留学一定要擦亮双眼选择正规学校,别被‘野鸡大学’忽悠了。我们想问,‘野鸡大学’有哪些特征,到底该怎么辨别?”

  关于“野鸡大学”,2013年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就发出警告,误入“野鸡大学”已经成为海外留学一大隐患。该机构援引美国大学统计的数据称,美国“野鸡大学”泛滥成灾,而中国成为其最大的受害国,这类学校每年的学位证书95%给了中国人。

  “要辨别‘野鸡大学’,最简便的方法,就是通过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或者向意向学校所在国驻中国使馆教育文化处咨询,如果你的意向学校查询不到,你就得谨慎了。”甬上资深的海外留学机构介绍,“野鸡大学”最常用的伎俩就是与名校起同名打着名校旗号行骗,比如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和波士顿城市大学(Boston Citycollege),前者是全美第三大私立大学,而后者则是不折不扣的“野鸡学校”。有时候,名字“高大上”不一定就是名校。

  留学顾问还列举了一些“野鸡大学”的特征,比如以每个学位为单位收费,而不是以学期或课程为收费单位;打着“会为学生提供实习经验学分”的幌子进行招生,这是不符合大学制度的;鼓励潜在的学生尽快注册,以免学杂费上涨,或者以提供“奖学金”或“助学金”鼓励学生一次性注册多个学位。

  另外,冒牌大学的要求会比其他大学低得多,成立的年份也较短,如果感觉申请起来太轻松,也要提高警惕。

  为什么国外“野鸡大学”会如此之多?业内人士以美国为例进行了分析。在美国,任何人都可以在政府部门注册成立大学,一些大学在开办的同时也成立了认证机构,名头都很吓人。开办“野鸡大学”的人正是利用了美国的这种法律。不过最近几年美国开始加强管理,“野鸡大学”现象有所收敛。

  “美国的大环境是‘野鸡大学’生存的基本条件,但其95%的文凭给了中国学生,可见还得在我们自己身上找原因。”一位留学顾问直言不讳,说到底还是“洋学历”中的“凤凰心理”在作怪。“不能否认,中国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存在一定差距,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洋学历’都比我们的教育有含金量。所以家长和学生的心态还是要摆正。”

  这个问题大伙这样说

  给不给上高中的孩子用智能手机

  “不支持”者占多数

  上了高中,到底给不给孩子用智能手机?这个问题抛出后,引来读者热议。

  甬上一所高中旗帜鲜明地回应:“我们学校反对高中生在校园内使用智能手机。”该校理由凿凿:

  目前,高中生使用智能手机,其中一部分在聊天、打游戏、看视频,有的发短信一天多达100多条。实际上,高中生使用智能手机所要达到的主要功能,学校都已配备了相关服务,比如学生要打电话,教学楼、宿舍楼和其他公用场地有公用电话,每个寝室也有电话。学生要查资料,学校机房、电子阅览室开放,可自由使用。

  “其实,在智能手机出现以前,高中学校就有带不带手机的争论。”该校老师直言,而今,智能机比普通手机拥有更强大的软件、游戏扩展能力和上网功能,高中生在其中将花费大量时间,导致无心学习。所以,高中生如果没有很强的自制力,建议不要使用智能手机,尤其是在校内使用智能机。

  对此,读者马果叶、殷莲芬、凌义斌也认同高中生不宜配智能机,虽然高中阶段相对初中小学自控能力增强不少,但毕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未免有禁不住诱惑玩游戏、浏览不健康网页的可能。如果实在需要配备手机,他们建议,最好使用功能单一的老式手机,也避免学生相互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

  “当然,学生怎么用手机,关键家长也要引导好。”殷莲芬说,应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要讲清楚利害关系,消除孩子的抵触情绪,帮助孩子养成节制意识与能力。

  虽然从远景上来说,正确使用智能机,海量信息一触即得,对于学生来说,更可积极在线讨论学习方案,与同龄人或者电子程序交互。但对于当前的高中生而言,还欠缺把智能手机运用于学习、形成移动学习的环境与氛围。甬上有识之士认为: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智能手机,这是中国教育,也是中国成人社会必须担负的责任。

  本周焦点话题

  微量元素检测有无必要?

  一位新手妈妈发帖询问:听不少过来人讲,微量元素与孩子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说是缺钙会使孩子长不高,还易得佝偻病等;缺锌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等;缺铁会导致贫血,影响认知能力。想问一下,目前流行的微量元素检测到底靠不靠谱?有必要人人检测吗?

  (王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