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向深化改革要动力”。他说:“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据新华社3月6日电) 中央的决心,我们都已经看到了,但改革的路程,似乎并不那么好走。甚至连两会上的代表和委员,都存在着种种顾虑和担忧。 比如,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提出,全国的医改改了5年,仍然没有明显突破。老百姓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没有得到缓解;医患的紧张关系,没有得到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所以钟南山建议:“政府不要以抓经济的思维去指导医改,医改应该从尊重生命入手。”(3月6日《北京晨报》) 再如,全国政协常委、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小组讨论会上提出:总理的报告讲得非常坚决,特别强调进一步简政放权。但在房地产行业,现在的确有很多多余的而且是“雁过拔毛”式的审批。从买地到竣工交楼,再到给业主办房产证,有的城市要盖50多个章,还有的要盖110多个章。收费项目大约占房价的11%,房地产相关税收占房价的13%-15%,房地产税费合计约占到房价的26%。许家印还向在场的有关部门领导提问:“哪些是该审批的,哪些是多余的审批,哪些是雁过拔毛的审批,能不能规范和统一一下?”然而,在场的几个部门领导,却全都未置可否,一声不吭(3月6日《中国青年报》)。 改革的难度,由此可见一斑。医院不是市场,但却按照市场化的思路运作。因此千改万改,总也离不了一个“钱”字。一个背负着赚钱任务的医生,哪有心情和精力为患者服务?还有某些政府部门,一方面,年年财政拨款,人头费、车马费、会议费等一应俱全。另一方面,自己又“开门”收费,而其中绝大部分,由本部门自由支配。这不仅造成了政府部门之间的肥瘦不均,而且加重了人民群众的负担。 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点没人否认。但哪个地方、哪个领域是“深水区”?哪个部门、哪个单位是“利益固化的藩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号入座。大家都觉得应该改、必须改、非改不可,但又都认为别人的问题比自己严重,如果真要改,也得别人先改,自己后改。 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首先要调查清楚,哪些部门和单位,是依靠权力和垄断获得不当利益的固化群体。比如清理审批,把重点放在清理收费上。能不收费的就不收费,能少收费的就少收费。如果没有了收费,一些部门的“审批积极性”就会大幅度降低。还有一些亦政亦事亦企的单位,利用行政化的权力,进行市场化的经营。如果让他们放弃这些既得利益,他们肯定会百般阻挠。 由此,我想到了两条建议:其一是改革不能只靠自己改自己,那样很难改彻底。最好请服务对象和监督部门,参与改革方案的设计。其二是能不能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样,也派一批改革“巡视组”,深入到各个地方各个领域,查一查他们的底账,听一听群众的呼声,看一看哪些人是改革的障碍和阻力。更重要的,是紧紧依靠群众,受理社会各界的揭发举报。这样一来,深化改革就会更加有的放矢,利益固化的藩篱就更容易拆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