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3月14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扶不扶老人”的讨论多些友善

□张 弓

  在3月9日召开的全国政协第十二次会议文艺组讨论会上,宋丹丹委员发言说,对老人跌倒扶不扶的讨论没有意义,根本问题是老龄化社会的客观存在,并呼吁媒体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讨论老人的好坏,而要探讨如何解决老年人的问题上(据人民网、光明网)。

  作为媒体人,笔者完全赞同并响应宋丹丹的呼吁。

  人的年龄大了,各方面都会发生变化。生理上,会出现各种各样退行性疾病。因为多个关节疼痛,走路就摇摇晃晃了;因为牙齿越来越少,饭菜经常会从嘴里掉出来;因为视力一年不如一年,对面相见不相识也是常事……有位老朋友在挺舒适的一家养老院住了两年,吵着要回家,问他为什么,说每天看到的是“三滴水”———眼泪水、鼻头水、口水,他感到难受。老年人常流“三滴水”,就是生理上的不良状态引起的。

  生理上的病,年轻人也不是全能理解,如感觉他们脏啊、啰嗦等,心理上的病,接受不了的人就更多了。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心理变化也非常大,如恐惧、多疑、轻信等等心理状态,不少老年人都会有。有位老人总觉得别人要害她,睡前要把门窗关得紧紧的,这还不够,非得再用椅子在门后顶着,否则睡不着。有的则相反,特别容易相信别人。一听就能明白有人兜售的是假药,他却一定要买来吃;一眼就能识破有人吹嘘的是骗术,他也屡屡上当。宋丹丹的母亲是名教师,但她已经气跑了3名保姆,因为总怀疑别人拿她的钱。我一位同事的父亲,曾经气跑过9名保姆。保姆烧菜时,他在一旁用手拿来吃,等开饭时,每碗菜差不多只剩一半了,他却一口咬定是保姆偷吃了。

  老人的心理改变与生理改变一样,是自然现象,与品行无关。宁波有句俗话叫“老小孩”,就是说老人跟小孩一样,不太懂事,需要哄。小孩子不懂事是因为脑子发育不完全,老人不懂事是因为脑子老化不好使了。我把这种现象称为另一种“返老还童”。所以,对待老人有时候就要像对待小孩一样,不能太较真。中国传统的孝文化讲究“孝顺”,顺就是顺从,别跟他们计较,别同他们说理,爱护他们脆弱的心灵。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能理解和宽容孩子不听话,却不能理解和原谅老人犯糊涂。宋丹丹对所谓“老人讹人”的理解,就比较有善意。她认为“老年人(跌倒时)拽住你,那是出于自我求助和保护意识,是一种应激反应。千万不要把它看成老年人都坏了,我们的社会风气完蛋了”。她的宽容获得众多委员的赞同,张国立还带头为宋丹丹鼓掌。

  所以,我同意宋委员的建议,媒体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讨论老人的好坏上,而要把讨论的中心移到如何理解老人的心理毛病,解决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上。中国的老龄化正在加速,我们已经进入了“未富先老”社会。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我们的财力又跟不上需要。这种时候,营造社会对老年人的理解、宽容、友善,多普及一些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疾病的防治知识,更有意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报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87654321 宁网广告(13819807679)
技术支持: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