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3月14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出家门即可预览所有景区,不看地图就能自由游览……从在线旅游到移动支付,再到自驾导航、3D全景导览,“在线旅游+智慧旅游”的完美结合,只需在手机上动动手指,最心仪的景区和宾馆、最适合的线路和旅游攻略便跃然眼前——

“指尖上的旅游”一触即发

本报记者 施超 通讯员 林轶男

  借助移动支付和大数据技术,智慧旅游将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站式”旅游服务。(施超制图)

  

  

  ■“指尖上的旅游”走进现实

  “方寸之间,触手可及。”这是游客张先生体验“指尖上的旅游”的最大感受。上周末,张先生组织朋友到象山自驾亲子游,通过手机网上订购电子门票,使得在景区外排队等候的时间大为减少;随后打开智慧旅游手机App软件,景区附近的自驾游路线和停车场位置一目了然,往常繁琐的旅游行程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手机锁定心仪的景区,接下来就是行程安排,这一点也难不倒智慧旅游手机软件。通过一款名叫“iTravels象山”的手机软件助手,张先生惊喜地发现“自己想到的地方”都能在手机上精确定位和导览,“比以前走到哪里就拿一张地图或一个笔记本方便多了”。

  智慧旅游系统不仅能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还在旅游安全和移动搜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行程中,游客可以查询天气、路况、景区流量、注意事项等最新提示,还可在遇险时候通过手机搜寻最近的应急避难场所,方便救援力量迅速确定遇险位置,实施有效救援。

  ■“电旅+智旅”碰撞火花

  张先生说,通过手机在网上订购旅游产品,享受快捷便利的优惠产品,再通过智慧“导游”畅游景区,已经成为一种“潮气”十足的生活方式。时下,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手机屏幕前的游客逐渐从线上走到线下,对传统旅游市场形成了革命性的影响。

  目前,我市旅行社开设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快捷化网上预订服务已蔚然成风。“通过线上报名和完成旅游交易,游客可以享受更多价格方面的优惠。”浙仑海外旅行社相关负责人说,在搜索框内输入关键词后,相关旅游服务信息一应俱全。有长期网购经验的王女士告诉记者,特别是黄金周期间,许多旅游电商会推出大量“机票+酒店”优惠套餐,相对于传统单一产品性价比更高,支付手段更加便捷。

  不仅是景区和旅行社,越来越多的度假型酒店也将“电旅+智旅”视为未来酒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在线预订”功能已成为所有智慧酒店的“标配”,客人只需网上或者电话预约,即可获得个性化的订制服务。“消费者通过关注微信公共号,可以获得客房、餐饮、宴会、会议等多种预订服务,”南苑集团公关部负责人卢燕峰说,预订者进入房间插卡取电,总电源自动打开、遮阳窗帘自动拉开,开关自由调节,人性化功能丰富。

  在南苑饭店、香格里拉等多家高星级酒店,“无纸化登记”在智慧管理系统中得到普遍应用,全面替代了传统用纸书写办理入住和退房手续的繁琐过程。“消费者要做的,就是核对信息无误后在平板电脑上‘电子签名’,非常简单。”卢燕峰说。

  ■“智慧营销”掘金大数据

  上班族李先生是一名自由行爱好者。几天前,他在网上预订了一张直飞台湾的机票,但是由于天降大雨,即便以最快速度到达机场也赶不上航班,旅游计划即将泡汤。这时,手机推送的消息显示,根据他到达机场所需的时间,还可以在线预订下一航班,李先生大喜。

  这不过是未来智慧旅游的一个虚拟场景。不过,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益普及,拥有大数据项目的企业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向消费者销售旅游产品。业内人士认为,从数据到产品的转化,是未来“智慧营销”发展的主要方向。

  旅游业是“大数据”应用前景最广阔的行业之一。携程创始人之一、董事会副主席兼总裁范敏曾感言,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它将为旅游服务企业带来更多潜在商机。目前,途牛、艺龙、去哪儿等旅游企业大举进军“大数据”领域,改进和提升旅游产品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看中“智旅+电旅”的广阔前景,我市互联网科技企业纷纷掘金“大数据”市场,对旅游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和筛选,提供“一站式”的智慧旅游解决方案。宁波世游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俊伟告诉记者,公司每年投入五六百万元研发新产品,同时通过大力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众多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出了“视频导游”、二维码制作等特色服务。今后,还将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终端,与“智慧旅游”系统实时互动,并根据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住宿预订、门票购买、行程引导等智慧解决方案和相关产品。

  延伸阅读

  智慧旅游需装上“数据神经”

    尽管能够精确统计景区游客人数和最大承载量,却不能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对客流进行有效疏导和监测预估,这样的景区还算“智慧”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今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智慧旅游主题年,全国各大景区正在酝酿一场智能化革命。然而,仅仅在景区内撒网式覆盖无线网络,贴上一些二维码的时尚标签,无论如何也难以称为“智慧旅游景区”。因此,必须加快对旅游服务信息的基础数据进行整合,建立更加完善的大数据智能控制系统,为智慧旅游装上“数据神经”。

  记者了解到,国内大数据平台已能获取以下四方面数据:基于客流统计系统获得景区同期数据,这是准确预测客流的基础;基于智慧城市的行业云建设,获取交通服务和酒店预订信息;在线旅行商、旅行社和景区门票的预订情况;网络内容服务商的游客搜索数据,如游客搜索景区关键词的次数。

  掌握上述数据后,有必要开发或引进智能控制系统,找到每一条“数据神经”的刺激点。当前我市正大力推进景区电子门禁系统建设,应当将在线旅游和智慧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在线旅行商的培育和成长,推动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施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