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3月15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行暂停阿里腾讯虚拟信用卡

互联网金融亮“黄灯”?

  央行13日下发文件暂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被暂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专家表示,对金融支付领域进行审慎监管是各国惯例,央行此次出手是规避风险的必要之举,但从长远来看,互联网金融或是大势所趋。

  虚拟信用卡被暂停 阿里腾讯被泼冷水

  此前,阿里巴巴和腾讯先后宣布将与中信银行合作推出虚拟信用卡,这种虚拟信用卡将跟用户的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绑定,用户的信用额度则由之前的网络信用度决定。支付宝信用卡的基准信用额度为200元,微信虚拟信用卡的额度则分为50元、200元、1000-5000元三档,用户还可享受50天的免息期。

  跟以往较长的申请期和相对繁琐的申请环节相比,虚拟信用卡可以在两大互联网支付平台上实现“即申请、即发卡、即支付”。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为虚拟信用卡提供信用卡消费信用保险,保障客户信用风险及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央行13日发布的文件称,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央行同时暂停了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业务,认为其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而将二维码支付应用于支付领域有关技术,目前终端的安全标准尚不明确。

  二维码支付是当前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力推的线下支付方式。如微信计划推出的“微POS机”,商家安装后只需输入消费金额,就会产生一个二维码,消费者只需要用微信的扫一扫功能进行扫码就可以完成支付。

  看得见的方便,看不见的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央行暂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主要是从客户支付安全角度出发,拦住“看不见的风险”。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在各国金融系统中,有两大块业务因被认为可能具有系统性风险而普遍实行审慎监管,一是吸收公共负债,第二就是支付系统。对信用业务、支付系统的监管,涉及大量不特定的主体,如果出现漏洞会对金融系统带来巨大冲击。

  监管部门的担忧并非“多虑”。事实上,近年来部分商业银行盲目追求发卡规模“跑马圈地”,放松发卡审核、冒领信用卡等现象屡禁不止,信用卡坏账率去年明显攀升。今年2月,央行再次发文强调加强银行卡业务管理,指出“有部分发卡银行、收单机构对银行卡业务相关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放松发卡审核、违规代办银行卡、交易信息不合规、受理终端管理混乱等问题”。

  审慎监管:亮“黄灯”还是亮“红灯”?

  从种种迹象来看,央行此次可能只是亮“黄灯”而非“红灯”,互联网金融的滚滚大潮,并不会因此放缓脚步。

  “央行的暂停可能是‘技术’上的,从长期来看,虚拟信用卡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表示,虚拟信用卡是从手工时代到互联网时代的巨大突破。关键在于后台的监管和风控体系,对监管部门的征信体系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央行的表态来看,目前主要是从支付安全和合规角度出发,对两个产品进行统一评估。中金公司预计,在补充相关材料、完善相关风控措施后,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业务仍可能恢复。

  “很多新事物刚出现的时候会被认为‘离经叛道’,但最终可能变成主流的东西。”赵庆明说。(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