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效应”考验社会定力 熟透的木瓜“咕咚”一声掉进湖里,结果动物们以讹传讹,变成“咕咚来了”的惊恐。这个故事想必很多人熟悉。最近在成都、广州等地,“砍人”传言引发的“咕咚效应”,同样值得深思。 越是面对负面情绪和消极心态的风浪,越需要有关部门保持定力、镇静施策。不实传言“遇真即化”,织密公共安全防护网,用事实击碎传言;迅速提供权威信息这颗“定心丸”,用真相跑赢谣言,就能有力遏制“咕咚效应”蔓延。 另一方面,谣言之下的“跟风跑”现象也不容忽视。三人成虎,一旦没有冷静的思考、缺乏理性的判断,就难免被传言裹挟。所以,不要听风就是雨,要把得住方向、守得住底线。同时,对那些故意制造谣言的人也要坚决打击。 ———《人民日报》 詹 勇 为“晒”而鼓掌叫好 时下,人们对“晒”的热议不绝于耳,“晒工资”、“晒三公”、“晒预决算”等。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应民声,多次强调了“晒”。比如,提出各级政府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等等。为此,公众在为“晒”鼓掌叫好中,更感受到政府的自觉、自信和自强。 “晒”是一种自觉。“晒”的本质是政府在施政过程中阳光运作、透明操作,全面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群众呼唤“晒”、要求“晒”,政府自觉“晒”、主动“晒”,形成的是一种良性互动,体现的是政府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位置、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心。 “晒”是一种自信。面对一个“晒”字,有人恍然,有人自若。“晒”的自觉来源于自信。这种自信是秉公用权、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经得起人民群众的任何检查和监督。 “晒”是一种自强。“晒”人民群众盼望之“晒”,欢迎群众监督,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改进工作,祛除懈怠,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廉洁奉公,勤勉尽责,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工人日报》 郭稳才 别“再”伤害群众感情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是无比赞同的。然而,一些干部以往的行为容易使群众产生担心:一是担心再成“背景”。一些官员下基层只是与群众打个照面、寒暄两句、照张相就走,下基层有了“见证”,干群却没有互动,对群众而言没有实际效果和意义。二是担心再“被代言”。一些领导干部走群众路线却不接地气,只是搞个座谈、发份调查问卷,群众心声得不到传达或被修饰了。三是担心再“被忽悠”。一些官员对群众的想法和诉求听完就算,或承诺后就忘,或对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就解决,对一些难以解决的群众合理诉求则表示“回去研究研究”,但总无下文。 要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党员干部就要勤下基层,真正听民声、解民困,并以实际行动来消除群众的担心,如此,党的群众路线才算是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南方日报》 李荣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