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安 绘
|
近日下乡,看到一位乡村老人过世后,葬礼上鞭炮大作,花圈堆积,送行队伍头戴白帽,绵延数里,酒席上杯盘狼藉,还请来念经的、哭丧的、吹奏的,葬礼呈现豪华奢侈之风。 本报记者 朱军备 攀比风助长了葬礼奢华 前不久,记者在鄞州东乡采访,恰遇一位胡姓老人去世,其儿子小胡操办葬礼时,通知了四亲八眷、朋友、邻居,送葬的人来了好几百个,酒席办了几十桌。亲朋好友送的纸花圈堆满了灵堂,大多数人还随了礼金。遗体在灵堂停放时,请来了专门念经的,念了两天三夜。来送葬的人每人发一顶白布做的帽子。出殡当天,又请来专门哭灵的人,按程式哭喊;一路上大放鞭炮,吹吹打打。葬礼上这些花费有五六万元。 农村不少地方葬礼为何办得越来越“隆重”、场面越搞越大?一位朱姓老人道出了个中原因:互相攀比啊!这户人家请了念经的,另一户人家也要请;这户人家请了哭灵的,另一户人家也要请,好像这样才显得有面子。 奢华葬礼既浪费又影响环境 一路放鞭炮后,鞭炮纸屑乱飞,给农村道路、山坡增加了垃圾处理难度。几十只纸花圈,处理也难,摆在墓前吧,现在生态公墓面积都很小,放不下;只有一把火烧掉,但焚烧起来容易出现火灾,产生大量烟尘。做白帽的白布,过去还可用来补补衣服,做做鞋子,现在农村人富了,破衣服不再穿,自己做鞋的也极少,这些白布就浪费了。摆酒席时,主人家都上好菜好酒,吃不完就倒掉。所以,乡村葬礼的奢侈之风,既浪费钱财,又影响环境。 应提倡节俭环保办葬礼 俗话说,除死无大事。死亡,确实是一件大事。而人死不能复生,由于亲人的亡故,感到痛苦、悲伤,此乃人之常情,理应得到尊重。 但葬礼过于奢华,反而体现不出对亲人的哀悼和尊重。如程式化的哭灵,所哭的词句都是一样的。无非是对死者的歌功颂德,对生者的祈福,但哭灵人唯独缺的是对死者的真情实感。“自己家里死了亲人,自己不哭,出钱请别人来代哭,这是滑稽,也是不孝。”一位老人不满地说。 也有老人说,以前办丧事,只能吃些豆腐青菜,现在大吃酒肉,嘻嘻哈哈,是对死者的不敬。众多老人表示,活着时对老人好一些就可以了,死了一切从简,这样张扬太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