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发 |
证监会回应IPO排队过长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在27日表示,目前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首发在审企业数量较多,在较长时间内难以轮到新申报企业。证监会建议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进行股权、债权融资,或到海外发行上市。 市场人士认为这是监管机构首次回应IPO排队过长的问题。虽然证监会启动财务核查行动以来,有个别企业退出IPO队伍,但据证监会官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排队等待IPO的企业仍有685家。 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联席主管合伙人欧振兴告诉记者,要消化目前的存量IPO企业,至少要一年的时间,甚至更长。这就意味着,新申报的上市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时间成本。 未来一年将消化存量,不会有新的申报,在审的通过难度将大幅上升。而在过去一年,海外市场特别是港交所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转战IPO的重要目的地。根据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数据,截至2013年10月底,内地企业在香港IPO市场的融资额达573亿港元,同比增长近40%,融资额占整个香港新股市场的81.3%。 欧振兴表示,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尚未落实前,企业在内地申请IPO的时间进程表往往不确定,这对一些融资需求紧迫的企业来说影响很大,错过了融资的窗口,等于错过了企业发展的机遇,因此建议企业另辟蹊径。 增量IPO申请或暂缓考虑 业内人士表示,证监会此举意味着未来IPO审核将提速,但会先着手解决存量问题,增量IPO申请将暂缓考虑。鉴于IPO二次重启渐进,股市流动性压力将加大。 中信证券分析师毛长青表示,此次IPO开闸创业板与中小板拟上市公司明显高于主板,已明确拟上市板块的653家排队企业中有33%拟在创业板上市,42%在中小板发行,已过会还未发行的27家企业有16家为创业板,8家为中小板。证监会此举一方面向公司表明如果转向上交所上市,能够较快进入审核流程,另一方面向投资者表明未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可能较为均衡。 此外,证监会建议企业通过新三板、债权或者海外进行融资,表明证监会今年的主要工作将集中在消化存量IPO上,增量IPO将无暇顾及。 引入竞争要避免“刻意均衡” 证监会27日晚间宣布,首发企业可在沪深市场自主选择上市地,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根据新政策,IPO企业可自主选择上市地,应当在预先披露材料时确定上市地,并在招股书等申报文件中披露。此项规则发布前已申报的企业可本着自愿原则,重新确认上市地并更新申报文件。 “这是尊重市场、淡化行政干预的重要表现。”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沪深两市的分工与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应取决于沪深两市的自我特色及差异化经营,而不应该由行政手段被动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这样做,有利于市场均衡及投资者细分。 “过去的沪深股市分工依附于行政管制,由证监会来划定势力范围。现在把行政藩篱拆除,两个市场都将获得更大的空间去寻找市场定位,延伸业务边界。”董登新认为。 另外,近年来蓝筹市场的低迷让上交所很是头疼。遭遇发展瓶颈之后,上交所提出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板,并力推T+0交易,以活跃蓝筹市场。这些建议的落实依然遥远,但证监会的新规已经为上交所改变弱势格局打开了一扇门。新政策之下部分深市IPO排队企业或将转战沪市。 根据证监会的规定,证监会审核部门将按照沪深交易所均衡的原则开展首发审核工作。对此,分析人士认为,按照目前的表述,尚不清楚监管层在具体操作上如何在首发审核过程中实现均衡,应该提醒的是,在两个交易所之间引入竞争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但是不能以行政手段刻意实现两所的均衡。(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