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一瞥。
|
以旧金山为范本,重点打造前海湾等湾区产业集群 □ 杨婧如 聚焦湾区经济,是2014年深圳市长许勤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着墨之处,深圳市将以旧金山为范本,重点打造前海湾、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等湾区产业集群。这意味着,湾区经济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新动脉。 科技 湾区经济的“弄潮儿” 以旧金山为范本,科技引领成为深圳湾区经济发展的要义。在前不久深圳高新区一个内部会议上,深圳市相关领导指出,发展深圳湾区经济,深圳高新区将发挥重要作用。 2013年,深圳高新区以占全市1.17%的工业用地、占全市4.35%的从业人口,实现了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844.12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23.9%。园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095吨标准煤,相当于全市GDP能耗平均水平的20%。 目前,深圳湾以高新技术园区为龙头,已经形成了全市在未来主要的科技创新和总部聚集区,创新创业氛围十分浓郁,聚集了100多家重要的上市公司。同时,深圳提出湾区经济概念,最大的“底气”所在,是已经形成了优势产业集群。“硅谷就是通过知名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形成集聚,带动整个区域的快速发展,深圳湾在这方面具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已经涌现出电子信息、互联网等大批行业龙头企业。”深圳高新区有关人士指出。 前海 湾区经济的“桥头堡” 深圳和旧金山还有一个相似点:都是以科技型产业为主,依托科技产业带动金融及相关服务业。 深圳发展湾区经济,重视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金融业。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前海的未来,不是金融市场的交易中心,而是金融创新的中心,依托深圳优势,发展金融创新,如科技、金融结合等。 进入前海时间的深圳,依托金融创新和发展高端服务业,为深圳发展湾区经济带来更丰富的想像力。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0家港资企业在前海注册。统计表明,去年前海跨境人民币业务达150亿元。目前已有4500家企业入区,全年有望突破1万家,服务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海洋产业 拉动湾区经济跃入“深蓝” 数月前,中央提出中国愿与东盟国家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圳是亚洲最大的陆路口岸,同时有海港、空港、信息港联动的优势,深圳通过湾区经济,可望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博士胡振宇指出,“海上丝绸之路”不只是一个通道,更重要的是,通过海洋实现产品、文化、思想的交流和融合,而深圳要成为其中的一个凝聚点。“湾区经济与海洋经济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有交叉之处。这意味着,深圳在面临陆上土地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将发展视角投向海洋。”胡振宇认为,湾区经济的提出,也与深圳发展海洋产业等未来产业的发展相契合。 根据未来产业规划,深圳将以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所形成的天然海洋湾区为核心,打造深圳湾海洋经济生态湾区、大鹏湾海洋经济提升湾区和大亚湾海洋经济新兴湾区。同时,深圳在海洋产业的空间布局上也有所侧重———深圳西部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高端装备等产业,打造大型海洋企业总部集聚区;深圳东部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游艇等产业,打造中小企业总部基地及研发设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