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开发导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0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两江新区:

内陆开放门户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 孟 冰

两江新区,霍尼韦尔的技术人员在调试安装设备。

  内陆开放 门户凸现

  作为国务院定位的“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重庆两江新区历经3年多的建设,产业国际比较优势日益显现,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数量已经从新区成立初的54家增加到118家,超过重庆的一半。重庆两江新区作为中国内陆开放门户和龙头的示范效应正逐步显现。

  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凌月明表示,着眼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两江新区着力培育了保税、金融、会展、物流、信息5大开放平台。目前,内陆唯一具有“水港”+“空港”功能的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内陆口岸高地功能初现。寸滩港口自成立以来累计进出口外贸集装箱近百万标箱,保税港区货物1/3都来自周边区域,口岸聚集辐射作用初步显现。

  同时,国际云计算产业园已启动建设,太平洋电信今年3月底已经开业,届时将带动以大数据处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为技术特征的新一代云端增值应用服务,实现覆盖上亿用户终端的服务能力,带动衍生产业实现综合产值突破2000亿元。 

  随着物流、保税、水港、空港、会展等配套条件的日益成熟,开放的两江新区对中国中西部巨大市场的辐射带动力越来越强,以两江新区为代表的中国西部地区融入全球市场的步伐逐步加快,重庆两江新区正成为世界产业西进、国际资本转移的重要平台。今年以来,两江新区迎来了美国GE、日本NEC等又一批世界500强和跨国企业考察投资、签约合作、项目开工的步伐,跨国企业加速进军两江新区。

  产业转移 集群发展

  在承接全球和沿海产业要素的大转移、大重组的同时,两江新区的产业招商形成了“垂直整合、集群发展”的思路。 

  目前,重庆两江新区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一条集汽车设计研发———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分拨物流等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在支持长安等原有整车企业的基础上,引进年产20万辆新动力汽车和50万台发动机的东风小康等项目,以及投资11亿美元的蒂森克虏伯汽车钢板、投资9.5亿美元的韩泰轮胎,还有霍尼韦尔、德尔福、尼玛克等一批关键零部件项目。到2015年,两江国际汽车城将完成十大整车企业集聚,形成七家内资品牌和三家外资品牌的整车企业格局,改善产业生态结构。

  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两江新区成功吸引了宏基、华硕两大笔记本计算机供货商和仁宝、纬创、和硕三大ODM企业落户,基本形成了“3+2+N”集群化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格局。

  与此同时,重庆两江新区瞄准国际前沿布局新兴产业,实现产业提挡升级。针对国内外市场对机器人的巨大需求,两江新区依托中科院重庆绿色智慧研究院,引进三一集团等发起成立创新联盟,建设机器人专业孵化园和产业园。目前,已经设计出用于LED电路板生产和汽车摩托车制造的三款机器人,并进入调试阶段。

  产城融合 生态智能

  在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两江新区按照产城同步、产业融合的原则,集产业园、创新园、家园、物流园、生态园五园合一,为产业入驻搭建了优质的承接载体。两江新区水土高新园区在打造覆盖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产业的同时积极配套家园、生态园,园区内41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已全面开建,近7万平方米的云顶山公园、建设中的万寿山公园以及近6万平方米的云计算广场,为园区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 

  两江新区以“智慧+自然”为城市开发建设理念,现已实施悦来国家绿色低碳生态城区示范、江北嘴中央商务区江水源热泵集中供冷供热示范、水土片区可再生能源集中连片全国示范项目;开展了数字城管、保税物流便捷通关、渝新欧国际物流大通道等大量智能城市相关工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