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读 书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07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真实自会打动人

———读报告文学《好女方亚儿》

  郑炀和

    去年,天涯告诉我她正在写方亚儿的报告文学,而且要成书。我很好奇:这能写成一本书吗?很快,半年过去了,《好女方亚儿》如期出版。我读了两个晚上,其中一个晚上看得泪流不止,只好掩书休息。我觉得这本报告文学好在非常真实。

  是的,报告文学是新闻和文学的结合体,新闻首先应该真实,但文学又是“妙笔生花”的,所以在很多人看来,报告文学为煽情也可以虚构事实。这是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对报告文学这种文体产生排斥感的原因。《好女方亚儿》没有这个问题,让我感到亲切可信。

  方亚儿是个非常实在的人,依她的本意,她不要那么多荣誉,因为她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件很平常的事。天涯尊重女主角方亚儿,细读她写的情节,觉得更符合现实,也更感人。书中写到,好友去世时,方亚儿才18岁,她甚至不明白好友得了什么病,还以为养养就会好的。在葬礼上,她也没想到替好友尽孝。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看到好友母亲披头散发拼命嚎叫,有点吓坏了,也让她第一次意识到死亡的可怕。所以,那时她是神思恍惚的。到了“七七”那夜,好友母亲哭得撕心裂肺,“方亚儿实在受不了那断肠的哭声,抱住章勉芬,哭着说‘雪芸姆妈,求求你别哭了,以后你就把我当作女儿吧!’”这多么符合一个小姑娘的心理历程。人为的拔高其实是一种亵渎。

  天涯在采访方亚儿时向她保证一定按事实来写,决不胡编乱造,方亚儿才同意接受采访。书中的很多事实是些细碎的、甚至没有头绪的回忆,天涯细致地梳理了这“一地鸡毛”,使之符合逻辑的真实。方亚儿之所以廿年如一日替亡友尽孝,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她曾从好友和好友母亲身上得到过温暖。方亚儿常常留宿在好友家,和她一起睡,在她家用餐,和她一起逛街,依赖着这个大她一岁的工友。方亚儿的母亲因为生计常常不在女儿身边,所以她从好友母亲身上得到了缺失的母爱。在一个女孩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比母爱和亲密的姐妹情更宝贵的呢,特别是对于像方亚儿这样天性善良的人来说,她更会视之珍宝。《好女方亚儿》一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写方亚儿和好友的交往细节,那一滴滴水是她后来涌泉相报的因素。天涯用这些细节回答了“为什么你会廿年如一日帮助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的问题,“在她的情感世界里,她早已融入到董家,她既是方家的女儿,又是董家的女儿。而女儿照顾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有什么好宣传的?”

  我不知道读者看了《好女方亚儿》后会不会找到“为什么”的答案。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方亚儿回报得太多了,董家给她的无非是“半根油条”、一起睡觉聊天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想起周立波解释为什么和“大哥”关栋天“分手”的原因,“当年的泡饭现在要用鱼翅来还”。像周立波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不然方亚儿也不成为模范人物了。是的,滴水、泡饭都是很微小的,但在特殊时期、在感恩的人看来,它们无疑是甘露是比鱼翅更有价值的东西,他们会觉得怎么回报都不为过,而且回报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得到呢?很多读者可能会默默地计算方亚儿这20年为董家付出的精力和金钱,但“方亚儿从来没想过自己是在付出,相反,她觉得她在得到”。她得到了什么?方亚儿自己恐怕也答不上来。我上网查过方亚儿夫妻的照片,夫妻俩长得结实阳光,看着他们的笑容,我明白他们得到什么了。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平,但归根到底,它还是公平的。它给善良的人更多的磨难,但也赋予他们更多生命的光泽和喜悦,更多用金钱和权力换不来的内心的安泰和祥和。天涯用生活的逻辑把零碎的回忆串起来,还原了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方亚儿。她没有与生俱来的英雄气概,也不是有多么光辉思想的圣人,她只是选择了她觉得该选择的生活。这样的人物让读者觉得真实可亲,也更有感染力。这是天涯对读者的尊重。

  我想,如果一部作品是真实的,那么它自然会产生打动人的力量,就像一个真实的人一样,无论怎样朴素无华,也掩盖不了她身上的光芒。《好女方亚儿》是部好作品,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读到它;方亚儿是个好人,祈望她今后的生活不为“好”字所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