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财经新闻·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0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北突围

———来自慈溪“五水共治”一线的报告

  图为整治前后的新庵江。

  励文科 孙云东 黄程

    慈北、姚北、镇北,慈溪宛如一把巨大的折扇横亘在杭州湾南岸。“三北”大地因此而生。

  碧波荡漾,杨柳拂岸;鱼鸭戏水,燕子斜飞。这是一代又一代“三北”人关于江南“水乡”的美好记忆。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大量集聚,慈溪境内的河流不断遭受侵占和污染,昔日的清水绿波逐渐离我们远去。水污染,已成慈溪的生态之殇、城市之痛、健康之患、发展之忧、舆论之焦。

  先天不足后天补

  内引外治破难题

  慈溪地处杭州湾南岸,历史上由镇海北片、老慈溪北片、余姚北片三部分区域构成,“三北”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慈溪具有了海岛型地理特征。

  境内河道流程短、季节性强,存在严重的资源型、水质型缺水现象。慈溪境内集雨面积不到区域面积的1/5,10余座山塘水库难以承受季节性集中降水,水涨河满,因防洪排涝需要不得不及时北排入海,致使宝贵的水资源难以蓄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40立方米,只有全省的1/4、全国的1/5,成为宁波各县(市)中最为典型的结构性缺水地区。

  近年来,慈溪投入巨资分别实施了浙东、汤浦水库、梁辉水库、姚江等境外引水工程,开挖“三横十一纵”骨干河道,开展城河整治工程和区域污水治理工程,有效地解决了200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基本遏制了河道水质进一步恶化。但缺水的时候上游往往不肯放水,放水的时候又往往不缺水,这成为慈溪区域内河道水流不起来的先天痼疾;同时,由于受区域发展模式和老百姓的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全市河道水质普遍较差,全市河网劣五类水质占比居高不下。

  后天破坏重治理

  结构调整促转型

  改革开放之初,慈溪率先挣脱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率先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大办家庭工业,先行实施乡镇企业大改制,“三北”大地出现了“家家点火、村村冒烟”的繁荣景象,形成了千家万户办企业的特色优势。冲破种种藩篱,经受无数考验,慈溪实现了从农业县到现代化工业新城的历史性跨越,县域综合实力和经济基本竞争力均列全国前十强,打造出了野火烧不尽的“草根经济”,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慈溪模式”,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然而,时移势易!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过去引以为豪的先发优势正在不断弱化、丧失,甚至逐步衍变成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劣势,环境恶化首当其冲。

  目前,全市有3.5万余家工业企业,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1156家,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55%。这种“多、小、散”的企业发展格局,在给老百姓带来创富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产业层次低、资源浪费大、市场过度竞争等诸多问题,尤其是给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慈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完善政策法规、严格控制排放、强化环境整治、推进“森林慈溪”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整治取缔废旧塑料行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等重大战略举措风生水起。但最近三次水质监测表明,河网劣五类水质占比依旧居高不下,平原治水难度特别大、压力特别重。

  三年投入115亿元

  面对困局,率先突围。慈溪是省内较早实施区域污水综合治理的县(市)之一,吹响了平原治水攻坚号角。

  去年8月15日,慈溪市水环境整治千人大会隆重召开,专门组建了慈溪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实行独立办公)。今年年初以来,按照省、市“五水共治”统一部署,慈溪成立了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下设办公室及综合工作组、治污水工作组、防洪水排涝水工作组、保供水抓节水工作组,合力推进“五水共治”工作。

  根据“五水共治”总体方案,今后三年慈溪将总投资30亿元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十大行动,到2016年,全面完成“黑河、臭河、垃圾河”等问题河道整治,完成市级河长河道轮疏任务,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在80%以上,其中中心城区在8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面在90%以上,受益面在70%以上。基本消灭劣五类水质,城乡河道在现有水质基础上提升一个类别以上。

  计划投入75亿余元推进治水强基行动,拓疏骨干排涝河道60公里,实施东横河整治工程、新城河拓疏(四灶浦南延)工程、建塘江(周家路江)拓疏工程、中心城区洪涝综合治理工程和中部三塘横江拓疏工程五大排涝工程;加快在建工程建设进度,四灶浦拓疏工程2014年全面完工,城区潮塘江排涝工程2015年完工。使骨干排涝能力总体达到20年一遇,平原内部河网排涝标准基本达到10年一遇。

  投入10亿元推进保供水项目,到2016年实现城乡优质供水全覆盖,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供水体系。建设完成浙东引水工程接纳体———郑徐水库工程,水库总库容4270万立方米,有效提高我市水资源的调蓄能力。

    十大行动夯实治水根基

  突出平原特色,攻坚重点难点。在系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今年慈溪治污水围绕保重点(重点区域和重点工作)、清断点(管道断点和河道断点)、破难点(“三河”整治、工业污染截断和排水许可管理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14“治水强基攻坚年”活动,动员全民之力,以“十大行动”合力破解平原治污水难题,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石。

  以系统整治为手段突出整治黑河、臭河、垃圾河。在全面系统排摸区域内第一批103条“黑河、臭河、垃圾河”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及时采取清淤、清理、截断污染源、常态化保洁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和预防,6月底前基本消灭“垃圾河”,至年底“黑河、臭河”得到明显改善。

  以污染源整治为着力点推进截污纳管工作。以用水量(50吨)和排水量(50吨)为标准,重点做好人员活动较密集区域(50人以上)相关单位的截污工作。同时,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举措, 2014年度村域污水治理工程实施52个以上,受益农户4.6万户,重点探索上游地段或主要河道两侧,相对独立、生态化、成本较低、效果较好村的治理。

  以清水环通为重点有序开展河道清淤。编制完成市域水体环通规划和镇域局部小环通规划,启动东横河引水整治和中心城区环通工程, 2014年实现市域中西部地区水域环通,东部地区局部绕道环通,发挥浙东引水和东横河整治工程最大效益。

  以畜禽养殖整治为重点加强农业面源治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日常监管,采取拆违、查处非法污染物排放等综合执法手段,巩固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和34条市级“河长”河道两侧241家非法畜禽养殖场关闭成果。启动八塘横江、东部三塘横江、陆中湾(漾山路江)、灵峰浦、方家浦、东部五塘横江等6条骨干一类河道两岸28家畜禽养殖场关闭工作,杜绝产生新的养殖场,目标关闭养殖场总数达135家。

  以“三改一拆”为抓手确保水系畅通。全面开展河道及河道两岸拆违工作;对34条市级“河长”河道及河道两侧5米范围内的违章建筑实施应拆尽拆,4月底前完成城区截污渠上20余处违章的拆除工作。

  以加大执法和执罚力度为手段全力保护水环境。积极探索“五水共治”工作联合执法机制,采用日常巡查执法、定期统一执法、疑难综合执法等工作举措,按照从严、从快要求,加强涉水违法行为和执罚案件的处置、打击力度。

  以系列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快推进各地“五水共治”工作。通过开展慈溪市水环境建设先进村(社区)评比、生态河道建设示范镇、街道(村)系列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加快推进区域“五水共治”工作,整体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

  以全民发动为抓手,营造全社会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机关干部“争当先锋作表率、投身治水强基年”、妇女同志“巾帼助力水环境、品质慈溪建新功”、团员青年“走进慈溪母亲河、寻梦美丽江南水乡”等系列活动,再创工作亮点,营造浓厚氛围。

  与此同时,慈溪今年将以34条市级“河长”河道为龙头,根据清淤和环通时序安排,先行对东横河、浒山江等11条市级“河长”河道进行全面治理,对其他23条河道进行面上治理,注重个性治理促特色,交出一份“治水强基攻坚年”活动的靓丽答卷。

  全民护水、全员治水,根据既定工作安排,目前,“五水共治”捐款活动也已在全社会各个阶层中全面开展,慈溪将致力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上下联动、科学治水,动员全社会参与护水、治水,为破解平原治污水这一世纪难题闯出一条血路,成功实现“三北”突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