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是清末学者陈澹然所著《寤言二迁都建藩议》中的经典名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对此作了引用。这也引发了笔者对谋事与干事的思考。 如果把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比作快速前行的车子,那么谋事和干事,就好似车之两轮。倘若失之一轮,或者是两个轮子缺乏协调性,那这趟车就有“跑偏”、“掉链子”、停滞不前,乃至“翻车”的可能。所以,但凡古今中外的成事者、成大事者,无不重视谋事与干事的统一。只有谋得深、谋得远、谋得科学,干得实、干得准、干得得法,方能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扫除发展中的障碍,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中国是个注重谋略的国度,五千年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关于谋略的经典故事。《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计计都与“谋”有关。同时,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反对“纸上谈兵”、崇尚“实干兴邦”的民族。对于既能谋事,又能干事者,往往会被冠双“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美誉。谋事是干事的前提,干事是成事的基础。然而,观照现实,也有一些人未能处理好谋事与干事两者之间的关系。归纳起来,大体有几种表现: 一是“重干轻谋”。陷入事务主义的“泥淖”,只顾“埋头赶路”,无暇“抬头看路”。二是“干在谋先”。凡事先入为主,习惯于凭经验办事;做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三是“谋多干少”。点子、思路和办法不少,可惜大都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落实在会上。四是“只干不谋”。群众把这样的人,形象地概括为“事前拍脑袋,事中拍胸脯,事后拍屁股”。五是“谋归谋、干归干”。“谋”与“干”缺乏有效衔接,“你敲你的锣,我卖我的糖”,“你坐你的车、我爬我的坡”……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倾向,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并切实在工作中加以克服。 谋事与干事的统一,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成事的不二法门。要使谋事与干事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也要坚持“两点论”———既要做到“谋定而后动”,又要防止“谋定而不动”。“谋定而后动”,就是要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听取意见、科学论证、凝聚共识,真正认清现状、分清利弊、理清思路,找准目标、定位、方向、路径,形成具体的规划、计划、方案、制度和办法,并努力付诸实施,务求必成;防止“谋定而不动”,就是要力戒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谋事的强者、干事的弱者,避免陷入纸上谈兵、空画蓝图的误区,增强执行力、行动力,善谋善作,善作善成,善始善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