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国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4月1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美防务交流:交锋之中有握手

“双方军事关系主要问题在于严重缺乏互信”

  据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记者刘华 杨依军 梁淋淋)交锋之中有握手。这是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此次访华期间,中美双方防务交流给人留下的突出印象之一。长期关注中美军事关系的国际问题专家表示,军事关系是中美关系中的一块“短板”,加强安全互信、搞好中美军事关系,美方应当切实负起责任。

  面临三大障碍

  “军事关系是中美两国总体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显而易见的是,中美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中一块亟待补齐的‘短板’,严重滞后于两国总体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朱成虎表示。

  专家们列举了中美军事关系发展面临的三大障碍:美方售台武器、美军舰机对华抵近侦察、涉华歧视性法律。

  “哈格尔访华期间,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要求美政府向台湾出售4艘‘佩里’级护卫舰的法案,这对中美军事关系的影响非常负面。”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姚云竹认为,对台军售不仅不符合美方一个中国的政策,更与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势头格格不入。

  针对美国军舰和飞机抵近中国领海、领土进行海上、空中侦察的问题,姚云竹认为,这是一种敌对行为———“要不然侦察为什么离得那么近,进行得那么频繁?”

  “第三是美国国会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严格限制中美军事交流,禁止对华出口武器,对用于军事目的的技术转让进行严格限制……这些法律条文至今仍在执行。”姚云竹说,“美方需要的就与我们交流,不需要的就禁止,这很不公平。”

  近来,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中美军事关系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朱成虎表示,美方对网络安全的依赖度非常高,有其脆弱性的一面,因此关注网络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将相关问题归咎于中方则是毫无道理的。

  美国力挺日菲

  访华前夕,哈格尔还对日本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访日期间,哈格尔不仅做出欢迎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表态,还声称美方认为钓鱼岛在日本的实效控制下,是《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范围,美国反对任何以力量对抗改变现状的做法,矛头直指中国。 

  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在会见哈格尔时直言不讳地指出,哈格尔近期发表了一些言论,中国人民是不满意的。 

  专家们认为,正是在美国的“力挺”下,日本、菲律宾等国在领土争议问题上才咄咄逼人,不断发表挑衅言论,威胁到地区的稳定与和平。如果美方继续偏离中立立场,会使地区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导致紧张局势升级。

  朱成虎认为,中美关系有很强的风向标作用,亚太地区近期出现一些问题,与美方做了手脚有着必然的关系。“如果美方不负起应负责任,相关地区就永无宁日。”

  逐步积累互信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欧阳维认为,当前美国在维系亚太稳定方面,依靠的主要是其盟国体系。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这种做法显然是不能持久的,美方必须寻找一个保持亚太安全稳定的新思路。

  欧阳维说,认真处理好中美关系,应成为美方“再平衡”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说不应消极地利用盟国体系来限制中国发展,而要积极同中国发展建设性关系,这样才能实现所谓亚太再平衡。”他说,当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不平衡”,其实是在处理对华关系和对盟国关系上存在不平衡。

  朱成虎认为,中美军事关系的主要问题在于双方在军事安全领域严重缺乏互信。“美方总是从镜子里看中国,以自身的发展经历看中国发展,因此得出‘国强必霸’的结论,对中国存有戒心。”他说,美方采取一系列遏制中国的行动势必引起中国的反制行动,从而导致双方相互猜疑进一步升级。

  专家们普遍认为,中美军事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无解”。相反的,通过交流对话合作,可以逐步积累互信,从而让两军关系成为两国总体关系发展的新亮点。哈格尔访华期间,中方安排他在青岛参观海军“辽宁号”航母,成为站上中国航母的第一位外国领导人,体现出中方加强交流与增进互信的诚意与自信。

  姚云竹表示,从发展趋势看,军事和安全关系最能体现两国互信程度和合作意愿,近两年来,两军关系的权重和重要性在不断上升,这是由双方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